书法字典

热门书法文字 书法赏析

吴隐[近现代](一八六七―一九二二)字遯盦,号石潜,又号潜泉,浙江绍兴人。工书、画,善刻印、篆、隶骎骎入古,山水秀润有新意,尤以精制印泥著名。更创制仿宋聚珍排印书籍。光绪三十年(一九o四)与丁仁、王福庵创设西冷印社于西湖孤山,而自设分社于上海。尝集古今名人楹帖缩刻于石,名古今楹联汇刻,又集所藏印为遯盦集古印存。又有遯盦印话、铁书、古陶存、泉存、砖存、编遯盦金石丛书。卒年五十六。次子珑,字振平,能继父业。  

僂字释义

  • 拼音lǚ,lóu
  • 注音ㄌㄩˇ,ㄌㄡˊ,
  • 笔划13
  • 五笔WLVG

基本释义

[ lǚ ]

1。彎曲,屈曲。《左传·昭公七年》:“故其鼎銘云:一命而僂,再命而傴,三命而俯。”

2。迅速;立刻。《荀子•儒效》:“彼寶也者,衣之不可衣也,食之不可食也,賣之不可僂售也。”

[ lóu ]

見“佝僂病”、“僂儸”。

[查看更多]

文字详解

僂说文解字

僂【子集中】【人部】 康熙筆画:13画,部外筆画:11画

《廣韻》落侯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郞侯切《正韻》盧侯切,𠀤音樓。《說文》尫也。《六書故》曲背也。別作瘻。《穀梁傳·成元年》曹公于手僂。《淮南子·地形訓》西方高土,其人面末僂修頸,卬行。《白虎通》周公背僂。《莊子·達生篇》痀僂承蜩。

屈也。《荀子·儒效篇》雖有聖人之知,未能僂指也。

曲薄曰聚僂。《莊子·達生篇》聚僂之中,則爲之。《註》曲而可以聚物曰聚僂,畚筥之類是也。

《集韻》《韻會》𠀤郞豆切,樓去聲。僂佝,短醜貌。

《集韻》《韻會》𠀤隴主切,音縷。義同。

僂句。《左傳·昭二十五年》臧昭伯如晉,臧會竊其寶龜僂句。《註》僂句,龜所出地名。

《韻會》龍遇切,音慮。義同。《集韻》作軁。

僂字源演变

hao86网为您带来僂字的吴隐其他书法,吴隐书法作品其他的僂字,吴隐的其他僂字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