僭字释义
基本释义
〈形〉
虚伪
僭而无征。——《左传·昭公八年》
覆为我僭。——《诗·大雅·抑》
又如:僭乱(虚妄淆乱);僭词(虚妄之辞)
过分
不僭不滥,不敢怠遑。——《诗·商颂·殷武》
又如:僭溢(过分);僭奢(过分奢侈)
差失,罪过;乱
不僭不贼。——《诗·大雅·抑》
表示自谦。如:僭先(越礼先。谦词);僭忝(谓越分愧居上位。用为谦词);僭易(冒昧、轻慢。谦词);僭谈(谦词。所说的超越本分)
〈动〉
超越身分,冒用在上者的职权、名义行事
诸侯僭于天子。——《公羊传·昭公二十五年》
庶位逾节兹谓僭。——《汉书·五行志》
又如:僭越(超出本分行事);僭拟(超越本分,自比于居上位者);僭居(超越身分而窃居);僭位(越分窃据上位)
文字详解
僭说文解字
僭【子集中】【人部】 康熙筆画:14画,部外筆画:12画
《韻會》《正韻》𠀤子念切,尖去聲。《說文》假也。《廣韻》儗也。
又差也。《書·湯誥》天命弗僭。《詩·大雅》不僭不賊。
又側禁切,音譖。《詩·小雅》亂之初生,僭始旣涵。《註》僭始,不信之端也。由讒人以不信之言始入,王涵容不察眞僞也。
又七林切,音侵。亂也。《詩·小雅》以雅以南,以籥不僭。
僭字源演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