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法字典

热门书法文字 书法赏析

康里子山康里子山(1295-1345)是元代颇有影响的人物,他既是朝廷重臣,也是罕见的少数民族汉学名流和书法家。但康里子山的名字是“巙巙”(kuikui)还是“巎巎”(nao nao),后世模糊不清,在当代具有权威性的中华书局校点出版的《二十五史·元史》中,特将原来的“巙巙”改为“巎巎”,并注名读音“挠”,学术界多从之,似乎成为定论。其正确与否,大有讨论的必要。

儻字释义

  • 拼音tǎng
  • 注音ㄊㄤˇ,
  • 笔划22
  • 五笔WIPO

基本释义


tǎng
见“傥”。
同“倘1”。

笔画数:22;
部首:亻;
笔顺编号:3224345251254312114444

[查看更多]

文字详解

儻说文解字

儻【子集中】【人部】 康熙筆画:22画,部外筆画:20画

《唐韻》他朗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坦朗切《正韻》他曩切,𠀤湯上聲。倜儻,卓異也。《史記·司馬相如傳》俶儻瑰瑋。《前漢·史丹傳》儻蕩不備。《註》豁達也。

《關尹子·一宇篇》心儻儻,物迭迭。《註》儻儻,猶儃儃。

或然之辭。儵忽不可期也。《莊子·天地篇》儻乎若行,而失道也。《繕性篇》軒冕在身,非性命也,物之儻來寄也。

《莊子·天下篇》時恣縱而不儻。《註》儻,苟也。

《韻會》通作黨。《前漢·董仲舒傳》黨可得見乎。《揚雄傳》黨鬼神可也。本作儻。俗作倘。

儻字源演变

hao86网为您带来儻字的康里子山其他书法,康里子山书法作品其他的儻字,康里子山的其他儻字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