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法字典

热门书法文字 书法赏析

苏孝慈墓志?苏孝慈墓志》,正书,三十七行,行三十七字,共一千二百九十二字。隋文帝仁寿三年(公元603年)立。清光绪十三年(公元1887年)在陕西蒲城县出土。苏孝慈,扶风人。北周时曾做过工部上大夫,隋时仕兵部、工部尚书等职。此志书法结字谨严,用笔劲利,神采飞动,是隋代书法的代表作,是唐代欧阳询一派楷法的先驱。是初学者的极佳范本。此志出土后,即由知县张荣升在第二十一行“文曰”的“曰”字之下加刻跋文二行;此后跋文又被人凿去,在整纸拓本中,可以清晰地看到凿痕。

冉字释义

  • 拼音rǎn
  • 注音ㄖㄢˇ,
  • 笔划5
  • 五笔MFD

基本释义

〈形〉

  1. (象形。本义:毛柔弱下垂的样子)

  2. 同本义

    冄,毛冄冄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
  3. 又如:冉弱(荏弱)

  4. 逐渐,渐进。常作“冉冉”

    老冉冉其将至兮。——《离骚》。注:“行貌。”

    冉内,行也。又冉冉,进也。——《广雅》

  5. 又如:冉冉悠悠(行动飘忽貌);冉冉缠缠(慢慢腾腾);冉内趋(指仕宦为政)

〈名〉

  1. 龟壳的边缘

  2. 姓。如:冉魏(国名(350—352)东晋冉闵篡后赵自立,国号魏,史称冉魏。后为前燕所灭);冉求、冉雍、冉伯牛(春秋鲁人。都为孔子弟子)

[查看更多]

文字详解



rǎn
【形】
(象形。本义:毛柔弱下垂的样子)
同本义〖tenderly〗
冄,毛冄冄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又如:冉弱(荏弱)
逐渐,渐进。常作“冉冉”〖gradually〗
老冉冉其将至兮。——《离骚》。注:“行貌。”

[查看更多]

冉说文解字

冉【子集下】【冂部】 康熙筆画:5画,部外筆画:3画

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正韻》𠀤而琰切,音染。《玉篇》毛冉冉也,行也,進也,侵也。亦作冄。

冉字源演变

hao86网为您带来冉字的苏孝慈墓志楷书书法,苏孝慈墓志书法作品楷书的冉字,苏孝慈墓志的楷书冉字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