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法字典

热门书法文字 书法赏析

吴昌硕 未知吴昌硕(1844年8月1日—1927年11月29日),初名俊,又名俊卿,字昌硕。晚清民国时期著名国画家、书法家、篆刻家,“后海派”代表,杭州西泠印社首任社长,与厉良玉、赵之谦并称“新浙派”的三位代表人物,与任伯年、蒲华、虚谷合称为“清末海派四大家”。他集“诗、书、画、印”为一身,融金石书画为一炉,被誉为“石鼓篆书第一人”、“文人画最后的高峰”。在绘画、书法、篆刻上都是旗帜性人物,在诗文、金石等方面均有很高的造诣。吴昌硕作品集有《吴昌硕画集》《吴昌硕作品集》《苦铁碎金》《缶庐近墨》《吴苍石印谱》《缶庐印存》等,诗作集有《缶庐集》。

吁字释义

  • 拼音xū,yū,yù
  • 注音ㄒㄩ,ㄩˋ,
  • 笔划6
  • 五笔KGFH

基本释义

  1. (形声。从口,于声。本义:表示惊怪、不然、感慨等)同本义

    王曰:“吁!来!有邦有土,告尔祥刑。”——《书·吕刑》

    吁!惊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
    王曰:“吁,来!…”——《史记·周本纪》

    吁!是何言欤?——《法言·君子》。注:“吁!骇叹之声。”

  2. 又如:吁咈(表示不以为然之意);吁咈都俞(吁咈,吁俞。用以赞美君臣间论政之和洽。见《书·尧典》);吁嗟(表示忧伤或有所感;表示赞美)

〈动〉

  1. 叹息,叹气

    香车辗尽关山日,弹罢琵琶只自吁。——《明珠记》

  2. 又如:吁唏(吁嘘。嘘唏,叹息);吁气(叹气);吁嗟(哀叹;叹息);吁嗟(慨叹);吁然(感叹的样子);吁叹(叹息;哀叹);吁嘻(感叹)

  3. 吐。如:吁呵(口中默念);吁吸(嘘气与吸气;呼吸);吁呼(指吐气);吁荼(谓散发出温暖之气);吁气(呼气,吐气)

    云何吁矣。——《诗·周南·卷耳》

  4. 另见yū;yù

〈动〉

  1. 呼天而告

    夫知保抱携持厥妇子,以哀吁天,徂厥亡出执。——《书·召诰》

  2. 又如:吁天(呼天而告);吁号(呼叫);呼吁(呼告请求援助或主持公道)

  3. 另见xū;yū

〈象〉

  1. 吆喝牲口的声音

  2. 另见xū;yù

[查看更多]

文字详解



【叹】
(形声。从口,于声。本义:表示惊怪、不然、感慨等)同本义〖oh〗
王曰:“吁!来!有邦有土,告尔祥刑。”——《书·吕刑》
吁!惊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王曰:“吁,来!…”——《史记·周本纪》
吁!是何言欤?——《法言·君子》。注:“吁!骇叹之声。”
又如:吁咈(表示不以为然之意);吁咈都俞(吁咈,吁俞。用以赞美君臣间论政之和洽。见《书·尧典》);吁嗟(表示忧伤或有所感;表示赞美)

[查看更多]

吁说文解字

说文解字

说文解字

吁【卷二】【口部】

驚也。从口于聲。況于切

吁字源演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