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法字典

热门书法文字 书法赏析

米芾 宋代米芾(1051年—1107年),初名黻,后改芾,字元章,自署姓名米或为芊,湖北襄阳人,时人号海岳外史,又号鬻熊后人、火正后人。北宋书法家、画家、书画理论家,与蔡襄、苏轼、黄庭坚合称“宋四家”。曾任校书郎、书画博士、礼部员外郎。祖籍山西。米芾书画自成一家,枯木竹石,山水画独具风格特点。在书法也颇有造诣,擅篆、隶、楷、行、草等书体,长于临摹古人书法,达到乱真程度。 北京大学教授、引碑入草开创者的李志敏评价:“米芾谓‘草书不入晋人格,徒成下品’,此乃割地为牢,自欺欺人。元章草书之所以未见新意,正在不能突破古人藩篱也”。主要作品有《多景楼诗》《虹县诗》《研山铭》》《拜中岳命帖》等。

噬字释义

  • 拼音shì
  • 注音ㄕˋ,
  • 笔划16
  • 五笔KTAW

基本释义

〈动〉

  1. (形声。从口,筮(shì)声。本义:咬)

  2. 同本义

    噬,嗂也。喙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
    噬嗑食也。——《易·杂卦》

    国狗之瘈,无不噬也。——《左传·哀公十二年》

    欋杀援筮(噬)。——《考工记·梓人》

    虎大骇,远遁;以为且噬己也,甚恐。——唐·柳宗元《三戒》

    康乃甘心鹰犬,搏噬善类,其罪又浮于高拱。——《明史·海瑞传》

  3. 又如:噬指(畏惧地咬着手指头);噬脐(自己用嘴咬肚脐,够不着。比喻后悔不及);噬犬,噬狗(凶猛咬人的狗);噬搏(咬啮搏击)

  4. 竟横噬于虎口。——潘岳《西征赋》

  5. 如:噬肥混赖(占了便宜还耍赖);噬攫(侵吞掠夺)

〈助〉

  1. 无义

    彼君子兮,噬肯适我?——《诗·唐风·有杕之杜》

[查看更多]

文字详解


shì
【动】
(形声。从口,筮(shì)声。本义:咬)
同本义〖bite〗
噬,嗂也。喙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噬嗑食也。——《易·杂卦》
国狗之瘈,无不噬也。——《左传·哀公十二年》
欋杀援筮(噬)。——《考工记·梓人》
虎大骇,远遁;以为且噬己也,甚恐。——唐·柳宗元《三戒》

[查看更多]

噬说文解字

噬【丑集上】【口部】 康熙筆画:16画,部外筆画:13画

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𠀤時制切,音誓。《說文》啗也,喙也。《玉篇》齧噬也。易曰:頤中有物曰噬嗑。《左傳·莊六年》若不早圖,後君噬齊。《揚子·方言》噬,食也。

《詩·唐風》彼君子兮,噬肯適我。《傳》噬,逮也。《釋文》噬,市世反,韓詩作逝,逝,及也。《揚子·方言》噬,逮也。北燕曰噬。

《揚子·方言》憂也。

《集韻》以制切,音曳。齧也。

噬字源演变

hao86网为您带来噬字的米芾其他书法,米芾书法作品其他的噬字,米芾的其他噬字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