墉字释义
基本释义
〈名〉
(形声。从土,庸声。本义:城墙)
同本义
墉,城垣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。——《易·解》
祈于四墉。——《左传·昭公十八年》
与尔监冲,以伐崇墉。——《诗·大雅·皇矣》
又如:墉基(城墙的根基);墉堞(女墙,城墙上的矮墙)
高墙
谁谓鼠无牙?何以穿我墉。——《诗·召南·行露》
又如:墉垣(墙壁);墉屋(垣墙与房舍)
文字详解
墉说文解字
墉【丑集中】【土部】 康熙筆画:14画,部外筆画:11画
〔古文〕𩫱𩫃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𠀤餘封切,音容。《禮·王制註》小城曰墉。《易·同人》乗其墉。《詩·大雅》以伐崇墉。
又築土壘壁曰墉。《釋名》墉,容也,所以隱蔽形容也。《儀禮·士喪禮》堂中北牆謂之墉。《禮·郊特牲》君南向于北墉下。
又仙宮。《武帝內傳》我墉宮,玉女王子登也。
又叶余章切,音羊。《道藏歌》玉臺敷朱霄,綠霞高元墉。體矯萬津波,神生攝十方。與庸通。一作䧡牗。
墉字源演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