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法字典

热门书法文字 书法赏析

董其昌 明代董其昌(1555年2月10日—1636年10月26日),字玄宰,号思白,别号香光居士,松江华亭(今上海市)人。明朝后期大臣,书画家。董其昌擅画山水,师法董源、巨然、黄公望、倪瓒,笔致清秀中和,恬静疏旷;用墨明洁隽朗,温敦淡荡;青绿设色,古朴典雅。以佛家禅宗喻画,倡“南北宗”论,为“华亭画派”杰出代表,兼有“颜骨赵姿”之美。北京大学教授、引碑入草开创者的李志敏评价:“董其昌主张学古变古,但在书法神韵问题上的迷信观念,却比古人尤有过之”。 存世作品有《岩居图》《明董其昌秋兴八景图册》《昼锦堂图》《白居易琵琶行》《草书诗册》《烟江叠嶂图跋》等。 著有《画禅室随笔》《容台文集》《戏鸿堂帖》(刻帖)等。

嫌字释义

  • 拼音xián
  • 注音ㄒㄧㄢˊ,
  • 笔划13
  • 五笔VUVO
  • 五行

基本释义

〈动〉

  1. (形声。从女,兼声。本义:疑惑,怀疑而有可能性)

  2. 同本义

    嫌,一曰疑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
    礼者,所以定亲疏,决嫌疑也。——《礼记·曲礼上》

    使民无嫌。——《礼记·坊记》

    岂敢有嫌哉?——《吴越春秋》

    同居长千里,两小无嫌猜。——李白《长干行》

    卿决疑讼,狱定嫌罪。——《论衡·案书》

  3. 又如:嫌间(因彼此猜疑而产生恶感);嫌微(犹嫌疑)

  4. 避忌

    贵贱不嫌同号,美恶不嫌同辞。——《公羊传》

  5. 又如:嫌难(因有避忌而为难)

  6. 厌恶

    大人故嫌迟。——《玉台新咏·古诗为焦仲卿妻作》

  7. 又如:嫌择(嫌弃;不满意);嫌好道歉(挑剔;苛求);嫌贫爱富

  8. 看不起。如:嫌鄙(看不起)

〈名〉

  1. 嫌隙,仇怨

    累百年之欲,易一时之嫌。——《荀子》

    丈夫以气相许,小嫌不足置胸中。——《新唐书·尉迟敬德传》

  2. 又如:使民无嫌;为了避嫌;涉嫌;前嫌尽释

  3. 怨恨

    若远小嫌,难相违覆。——《三国志》

  4. 又如:嫌恨(怨恨)

[查看更多]

文字详解


xián
【动】
(形声。从女,兼声。本义:疑惑,怀疑而有可能性)
同本义〖suspicion〗
嫌,一曰疑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礼者,所以定亲疏,决嫌疑也。——《礼记·曲礼上》
使民无嫌。——《礼记·坊记》
岂敢有嫌哉?——《吴越春秋》
同居长千里,两小无嫌猜。——李白《长干行》

[查看更多]

嫌说文解字

嫌【丑集下】【女部】 康熙筆画:13画,部外筆画:10画

《廣韻》戸兼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賢兼切《正韻》胡兼切,𠀤協平聲。《說文》不平於心也。一曰疑也。《禮·曲禮》禮者,所以定親疎,决嫌疑也。《又》禮不諱嫌名。《後漢·馮異傳》帝曰:將軍何嫌何疑,而有懼意。《唐書·尉遲敬德傳》秦王謂尉遲敬德曰:丈夫意氣相期,勿以小嫌介意。《集韻》或作慊。

嫌字源演变

hao86网为您带来嫌字的董其昌其他书法,董其昌书法作品其他的嫌字,董其昌的其他嫌字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