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法字典

热门书法文字 书法赏析

揭傒斯 元代揭傒(xī)斯(1274年6月10日—1344年8月19日),字曼硕,号贞文,龙兴富州(今江西丰城杜市镇大屋场),元朝著名文学家、书法家。揭傒斯善书法。朝廷典册、元勋铭辞,多出其手。法书肇伏羲氏,愈变而愈降,遂与世道相隆污。能考之古犹难,况复之乎,思见圣人之治,法书之复,其在兹乎。然天下之期复于古者,不止法书也,而于是观也,则盛氏之书,其复古之兆乎。(《中国书画全书》)存世书迹有《千字文》、《杂书卷》等。

恭字释义

  • 拼音gōng
  • 注音ㄍㄨㄥ,
  • 笔划10
  • 五笔AWNU
  • 五行

基本释义

〈形〉

  1. (形声。从心,共声。本义:恭敬,谦逊有礼)

  2. 同本义

    密人不恭,敢距大邦。——《诗·大雅·皇矣》

    恭,敬也。——《尔雅》

    何胤云,在貌为恭,在心为敬,何之所说,从多举也。——《礼记·曲礼上》疏

    君子敬而无失,与人恭而有礼。——《论语·颜渊》

    公子执辔愈恭。——《史记·魏公子列传》

  3. 又如:恭默(谦恭沈静不语);恭倨(恭敬和傲慢);恭恪(心存恭敬而态度谨慎);恭敬(犹尊敬);恭和(谦恭温和);恭逢其盛(亲身经历到那种盛况);恭素(恭谨纯朴)

  4. 通“洪”。大。如:恭德(大德)

  5. 工整。如:恭笔(工整的笔画)

〈动〉

  1. 奉行

    今予惟恭行天之罚。——《书·甘誓》

  2. 又如:恭承(敬奉)

  3. 拱手致礼

    请过了文昌,大人朝上又打三恭。——《儒林外史》

[查看更多]

文字详解


gōng
【形】
(形声。从心,共声。本义:恭敬,谦逊有礼)
同本义〖respectfulandsubmissive〗
密人不恭,敢距大邦。——《诗·大雅·皇矣》
恭,敬也。——《尔雅》
何胤云,在貌为恭,在心为敬,何之所说,从多举也。——《礼记·曲礼上》疏
君子敬而无失,与人恭而有礼。——《论语·颜渊》
公子执辔愈恭。——《史记·魏公子列传》

[查看更多]

恭说文解字

恭【卯集上】【心部】 康熙筆画:10画,部外筆画:6画

《廣韻》九容切《集韻》居容切,𠀤音供。《說文》肅也。《書·洪範》貌曰恭。《禮·曲禮》君子恭敬,撙節退讓以明禮。《疏》在貌爲恭,在心爲敬。貌多心少爲恭,心多貌少爲敬。

《禮·玉藻》手容恭。《註》高且正也。

《論語》溫良恭儉讓。《疏》和從不逆謂之恭。

《周語》夙夜恭也。《註》夙夜敬事曰恭。《釋名》恭,拱也,自拱持也。亦言供給事人也。

《書·太甲》接下思恭。《禮·少儀》賔客主恭。《註》以不驕慢爲恭。

奉也。《書·甘誓》今予惟恭行天之罰。《傳》恭,奉也。

《諡法》正德美容,敬順事上曰恭。

州名。梁州地,唐置恭州。

姓。晉恭世子之後,以諡爲姓。

通作共。《詩·大雅》虔共爾位。《註》恭字古與共通。《左傳·僖二十七年》杞不共也。《註》本作恭。亦通作龔。《書·泰誓》恭行天罰。或作龔。

叶區王切,音匡。《道藏歌》太虛感靈會,命我生成章。天神普欣悅,一切稽首恭。本作𢙄。从心。共聲。今作恭。

恭字源演变

hao86网为您带来恭字的揭傒斯其他书法,揭傒斯书法作品其他的恭字,揭傒斯的其他恭字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