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法字典

热门书法文字 书法赏析

苏轼 宋代苏轼(1037年1月8日-1101年8月24日),字子瞻、和仲,号铁冠道人、东坡居士,世称苏东坡、苏仙, 汉族,眉州眉山(今四川省眉山市)人,祖籍河北栾城,北宋著名文学家、书法家、画家,历史治水名人。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,在诗、词、散文、书、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。文纵横恣肆;诗题材广阔,清新豪健,善用夸张比喻,独具风格,与黄庭坚并称“苏黄”;词开豪放一派,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,并称“苏辛” ;散文著述宏富,豪放自如,与欧阳修并称“欧苏”,为“唐宋八大家”之一。苏轼善书,“宋四家”之一;擅长文人画,尤擅墨竹、怪石、枯木等。

息字释义

  • 拼音
  • 注音ㄒㄧ,
  • 笔划10
  • 五笔THNU
  • 五行

基本释义

〈动〉

  1. (会意兼形声。从心,从自,自亦声。自,鼻子。古人以为气是从心里通过鼻子呼吸的。本义:喘气;呼吸)

  2. 同本义

    息,喘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
    亦孔之。——《诗·大雅·桑柔》。笺:“如仰疾风,不能息也。”

    尚不敢惕息。——《汉书·扬雄传》。注:“出入气也。”

    则心惕息。——《汉书·司马迁传》。注:“喘息也。”

    武气绝,半日复息。——《汉书·苏武传》

    随形势为沟墙,庶息响相闻,易于守御。——《明史·王复传》

  3. 又如:喘息(急促呼吸);息息(呼吸;气息出入);息窒(窒息,呼吸困难);息响(呼吸的声音);息贲(中医病名。指呼吸急促、气逆上奔的症候)

  4. 叹气

    北山愚公长息。——《列子·汤问》

    喟然大息。——《汉书》

    闵王太息。——《战国策·齐策》。注:“长出气也。”

  5. 又如:叹息(叹气);息悒(叹息忧闷)

  6. 停止,停息

    息,安也。——《广雅》

    息,休也。——《释言》

    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。——《礼记·檀弓》。注:“犹安也。”

    而不得息。——《吕氏春秋·适威》。注:“安也。”

    臣必致死礼以息楚。——《左传·昭公八年》

    莫不敢遑息。——《诗·召南·殷其靁》

    君子以自强不息。——《易·乾》

    维子之故,使我不能息兮。——《诗·郑风·狡童》

    昼夜不息。——《广东军务记》

    请息交以绝游。——晋·陶渊明《归去来兮辞》

    无时而息。——赫胥黎著、严复译《天演论》

    兵革既未息,儿童尽东征。——杜甫《羌村三首》

  7. 又如:息口(停口);息手(停手);息糜(制止;停止);息言(停止言事);息甲(解除盔甲。停战)

  8. 休息

    民亦劳止,汔可小息。——《诗·大雅·民劳》

    鸡鸣入机织,夜夜不得息。——《玉台新咏·古诗为焦仲卿妻作》

  9. 又如:息景(息影。退隐闲居);息劳(休息);息喘(喘息。比喻紧张活动中的短暂休息);作息(工作和休息);歇息(休息);息力(休息)

  10. 滋息;生长

    消息盈虚,终则有始。——《庄子·秋水》

  11. 又如:息马(畜养、蕃息马匹);息人,息民(使人民得到休养生息)

  12. 平息

    望峰息心。——《艺文类聚·吴均·与朱元思书》

  13. 又如:息事(平息事端);息喘(平息喘气)

  14. 消除

    息子贡之志。——《韩非子·五蠹》

  15. 又如:息望(不再生妄想);息虑(消除担忧;消除杂念)

  16. 通“熄”。熄灭;消失

    彖曰:“革,水火相息”。——《易·革》

    日月出矣,而爝火不息。——《庄子·消遥游》

  17. 又如:息了心(断了念头;死心);息灭(熄灭;绝灭);息机(熄灭机心)

〈名〉

  1. 气息,呼吸时出入的气

   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。——《庄子·逍遥游》

    屏息观之。——明·魏禧《大铁椎传》

    半日复息。——《汉书·李广苏建传》

    数息可达。——唐·李朝威《柳毅传》

  2. 又如:一息尚存;鼻息

  3. 利息,利钱

    岁余不入,贷钱者多不能与其息,客奉将不给。——《史记·孟尝君传》

  4. 又如:息利(利息);息金(利钱,利息)

  5. 消息

    至今已八九日,并无息耗,不免忧疑。——欧阳修《熙宁四年与大寺丞书》

  6. 又如:信息(音信;消息);息耗(消息,信息)

  7. 亲生子女

    汝息为我子,汝亲为我翁。——张籍《董公诗》

  8. 又如:息子(亲生儿子);息女(亲生女儿);息男(亲生儿子)

  9. 春秋时诸侯国名。故址在今河南省息县北

[查看更多]

文字详解



【动】
(会意兼形声。从心,从自,自亦声。自,鼻子。古人以为气是从心里通过鼻子呼吸的。本义:喘气;呼吸)
同本义〖breathe;pant〗
息,喘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亦孔之。——《诗·大雅·桑柔》。笺:“如仰疾风,不能息也。”
尚不敢惕息。——《汉书·扬雄传》。注:“出入气也。”
则心惕息。——《汉书·司马迁传》。注:“喘息也。”
武气绝,半日复息。——《汉书·苏武传》

[查看更多]

息说文解字

息【卯集上】【心部】 康熙筆画:10画,部外筆画:6画

〔古文〕𧪩《唐韻》相卽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悉卽切,𠀤音熄。《說文》喘也。《增韻》一呼一吸爲一息。

大聲歎曰太息。《戰國策》閔王太息。《註》長出氣也。《前漢·高帝紀》喟然太息。《師古註》太息之大也。

累氣曰累息。《後漢·任延傳》吏民累息。一曰止也。《禮·檀弓》細人之愛人也,以姑息。《註》息猶安也。言苟且取安也。王氏曰:且止之辭。

處也。《詩·小雅》無恆安息。《傳》息,猶處也。

生也。《周禮·地官》以保息六養萬民。《前漢·宣帝紀》𠛬者不可息。《師古註》息謂生長。言劓刖之徒,不可更生長也。

《禮·月令註》陽生爲息。

子曰息。《東觀漢記》此蓋我子息也。《戰國策》老臣賤息舒祺,最少。

《尸子》棄黎老之言,用姑息之語。《註》姑,婦也。息,小兒也。

出錢生子亦曰息。《周禮·地官·泉府》凡民之貸者,以國服爲之息。

勞也。《儀禮·鄕飮酒禮》乃息司正。《註》息,勞也。《釋文》勞,力報反。

休也。《周禮·春官·籥章》以息老物。《註》休息之也。

《冬官·考工記·梓人》張獸侯,則王以息燕。《註》息者,休農息老物也。

《釋名》息,塞也,塞滿也。

國名。

新息縣,本息故國,徙於東,故加新字。《左傳·隱十一年》息侯伐鄭。《註》息國,汝南新息縣。《釋文》一本作鄎。

安息,戎國,去長安萬六百里。《風俗通》戎類有六,五曰鼻息。

土自長息無限,曰息壤。《山海經》鯀竊帝之息壤,以堙洪水。

姓。《姓苑》今襄陽有此姓。

息夫,複姓。

叶私列切,音屑。《蘇軾·遊香積寺詩》把玩竟不食,棄置長太息。幽尋恐不繼,書版記歲月。从心从自,自亦聲。《徐鍇曰》自,鼻也。氣息从鼻出。會意。

息字源演变

hao86网为您带来息字的苏轼其他书法,苏轼书法作品其他的息字,苏轼的其他息字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