恹字释义
基本释义
〈形〉
(形声。从心,厌声。本义:精神不振的样子)
困倦,精神委靡。亦用以形容病态。也作“恹恹”。如:恹恹缩缩(精神委靡困顿);恹缠(缠绵无力)
微弱
僧体枯瘦,气息恹然,渐无生气。——清·葆光子《物妖志》
文字详解
恹说文解字
懕【卯集上】【心部】 康熙筆画:18画,部外筆画:14画
《廣韻》一鹽切《集韻》於鹽切《韻會》幺鹽切《正韻》衣鹽切,𠀤音㤿。《說文》安也。从心厭聲。
又通作厭。《詩·小雅》厭厭夜飮。《說文》引《詩》作懕。《朱註》厭厭,安也,亦久也。蓋飮酒之久,將醉而有安詳之容也。
又《集韻》於豔切,音𢜰。足也。或省作厭猒。
又《集韻》益涉切,音魘。心可也。
恹字源演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