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法字典

热门书法文字 书法赏析

徐伯清徐伯清 男,汉族,当代书法家,上海文史研究馆馆员。上世纪七十年代,上海书画出版社编辑、并陆续出版了一套《常用字字帖》,其中的草书部分五千字,是由徐伯清先生所写。徐伯清先生出生于浙江温州雁荡山的中医世家,自小热爱书法,并得到张大千、吴湖帆、谢稚柳等名师指点。很长一段时间,他每天伏案10小时,用蝇头小楷录入200余万字《宋人轶事汇编》,被老师谢稚柳赞为“有六朝人笔意”。经过吴湖帆的点拨,他在颜体基础上,潜心钻研褚遂良和“瘦金体”。徐伯清对书法的执着一生未变,同时热衷书法教育,一生教过的学生难以计数,很多已成当今书坛的中坚力量。徐伯清所著《儿童学书法》一书首印七万册,并不断重版,影响了几代人。《常用

戟字释义

  • 拼音
  • 注音ㄐㄧˇ,
  • 笔划12
  • 五笔FJAT
  • 五行

基本释义

〈名〉

  1. (会意。从戈,从榦(gàn)省。本义:古代兵器。青铜制,将矛、戈合成一体,既能直刺,又能横击)

  2. 同本义。一种可勾可刺的兵器,出现于商、周,盛行于战国、汉晋各代。戟是一种分枝状兵器

    戟,有枝兵也。…今字误作戟。——《说文》

    戟广寸有半。——《考工记·冶氏》。注:“今三锋戟也。”

    修我矛戟。——《诗·秦风·无衣》

    交戟之卫士。——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

    刀戟纵横。——《广东军务记》

  3. 如:戟戈(戟和戈,泛指兵器);戟盾(戟和盾);戟牙(戟上横出的刃);戟吏(仪仗中持戟的人)

  4. 仪仗名。如:戟节(戟级。戟仗和符节);戟槊(门戟和长矛);戟幢(门戟和饰以羽毛的旗帜)

〈动〉

  1. 伸出食指和中指来指人

    拱此而揖人,人莫不喜;戟此而詈人,人莫不怒。——宋·苏轼《后怪石供》

  2. 又如:戟手(伸出食指和中指指人,其状似戟,表示愤怒或勇武的情状)

  3. 刺激

    其根辛苦,戟人咽喉。——《本草纲目·大戟》

  4. 又如:戟口(刺口,唇受刺激如戟刺);戟喉(喉受刺激)

[查看更多]

文字详解




【名】
(会意。从戈,从榦(gàn)省。本义:古代兵器。青铜制,将矛、戈合成一体,既能直刺,又能横击)
同本义〖halberd〗。一种可勾可刺的兵器,出现于商、周,盛行于战国、汉晋各代。戟是一种分枝状兵器
戟,有枝兵也。…今字误作戟。——《说文》
戟广寸有半。——《考工记·冶氏》。注:“今三锋戟也。”
修我矛戟。——《诗·秦风·无衣》
交戟之卫士。——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

[查看更多]

戟说文解字

戟【卯集中】【戈部】 康熙筆画:12画,部外筆画:8画

〔古文〕屰《廣韻》几據切《集韻》訖逆切,𠀤音㻷。有枝兵也。《增韻》雙枝爲戟,單枝爲戈。《釋名》戟,格也,傍有枝格也。《典略》周有雍狐之戟。《周禮·冬官考工記》戟廣寸有半寸,內三之,胡四之,援五之。《註》戟,今三鋒戟也。內長四寸半,胡長六寸,援長七寸半。

地名。《戰國策》秦舉安邑,而塞女戟。《註》女戟在太行西。

與棘通。《周禮·天官·掌舍棘門註》以戟爲門。《左傳·隱十一年》子都拔棘以逐之。《註》棘戟也。《禮·明堂位》越棘大弓。《註》棘戟同。

《韻補》叶訖約切,音腳。《詩·秦風》脩我矛戟,與子偕作。《揚子·太玄經》比札爲甲,冠矜爲戟。被甲荷戟,以威不恪。《說文》作𢧢。

戟字源演变

hao86网为您带来戟字的徐伯清草书书法,徐伯清书法作品草书的戟字,徐伯清的草书戟字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