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法字典

热门书法文字 书法赏析

颜真卿 唐代颜真卿(709年-784年8月23日),字清臣,小名羡门子,别号应方,京兆万年(今陕西省西安市)人 ,祖籍琅玡临沂(今山东省临沂市)。唐朝名臣、书法家,秘书监颜师古五世从孙 、司徒颜杲卿从弟。颜真卿书法精妙,擅长行、楷。初学褚遂良,后师从张旭,得其笔法。其正楷端庄雄伟,行书气势遒劲,创“颜体”楷书,对后世影响很大。与赵孟頫、柳公权、欧阳询并称为“楷书四大家”。又与柳公权并称“颜柳”,被称为“颜筋柳骨”。又善诗文,有《韵海镜源》、《礼乐集》、《吴兴集》、《庐陵集》、《临川集》,均佚。宋人辑有《颜鲁公集》。

扳字释义

  • 拼音bān,pān
  • 注音ㄅㄢ,
  • 笔划7
  • 五笔RRCY
  • 五行

基本释义

〈动〉

  1. (形声。从手,反声。本义:拉,引)

  2. 拉;引;拨动

   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。——宋·王安石《伤仲永》

  3. 又如:扳罾(拉罾网捕鱼);扳倒(用力拧转使之倒翻;翻倒);扳闸

  4. 扭转;背转

    帝谓能丰己,故扳公议立之。——《新唐书·则天武皇后传》

  5. 又如:扳回一局棋;扳本(方言。翻本)

  6. 论争;辩驳。如:扳驳(辩驳);扳理;有理不怕别人扳

  7. 另见pān

〈动〉

  1. (古通“攀”)

  2. 攀援

    扳,援也。——《广雅》

    诸大夫扳隐而立之。——《公羊传·隐公元年》

  3. 又如:扳援(攀着他物向上或向前);扳缘(攀着他物向上爬);扳陟(攀登,抓住或握住某物向上爬);扳跻(攀登)

  4. 结交

    若是平常经纪人家;没前程的,金老大又不肯扳他了。——《喻世恒言》

  5. 攀附

    近年牛医儿,城社更扳援。——唐·李商隐《行次西郊作一百韵》

  6. 又如:扳附(依附);扳亲(攀附姻亲);扳联(攀附,牵引);扳高(竭力与地位高的人结亲或拉关系);扳龙(比喻依附帝王或有权势的人)

  7. 牵连。如:扳害(牵扯;连累);扳脏(诬人栽脏);扳连(约束,牵制)

  8. 纠缠

    质弱易扳缠。——谢灵运诗

  9. 又如:扳蔓(纠缠);扳缠(纠缠;牵制);扳差头(有意找别人的过失);扳厚(拉关系);扳话接舌(攀谈搭腔)

  10. 另见bān

[查看更多]

文字详解


bān
【动】
(形声。从手,反声。本义:拉,引)
拉;引;拨动〖pull;draw;turn〗
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。——宋·王安石《伤仲永》
又如:扳罾(拉罾网捕鱼);扳倒(用力拧转使之倒翻;翻倒);扳闸
扭转;背转〖turnround〗
帝谓能丰己,故扳公议立之。——《新唐书·则天武皇后传》
又如:扳回一局棋;扳本(方言。翻本)

[查看更多]

扳说文解字

扳【卯集中】【手部】 康熙筆画:8画,部外筆画:4画

《廣韻》布還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逋還切,𠀤音班。挽也,引也,援也。《公羊傳·隱元年》諸大夫扳隱而立之。

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𠀤普患切,音眅。義同。

《唐韻》普班切《集韻》披班切,𠀤與攀同。詳攀字註。

扳字源演变

hao86网为您带来扳字的颜真卿楷书书法,颜真卿书法作品楷书的扳字,颜真卿的楷书扳字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