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法字典

热门书法文字 书法赏析

李泂李泂[公元一二七四年至一三三二年]字溉之,滕州人。生于元世祖    至元十一年,卒于文宗  至顺三年,年五十九岁。 泂骨骼清异,神情开朗,秀眉疏髯,目莹如电,颜如冰玉,唇如渥丹。初因姚燧之荐,授翰林国史院编修官,累官至奎章阁承旨学士。天历二年,(公元一三二九年)预修经世大典;至顺二年,(公元一三三一年)书成进奏。旋引疾归。复以翰林直学士召,竟不起,卒。泂生有异秉,每有所作,奋笔挥洒,迅飞疾动,汩汩滔滔,思态叠出,纵横奇变,若纷错而有条理,意之所至,臻极神妙,每以李白自拟。著有文集四十卷。《元史本传》亦工散曲,不多见,北宫词纪中有送友归吴一套。

擊字释义

  • 拼音
  • 注音ㄐㄧ,
  • 笔划17
  • 五笔LBMR

基本释义



见“击”。

笔画数:17;
部首:手;
笔顺编号:12511125235543112

[查看更多]

文字详解

擊说文解字

擊【卯集中】【手部】 康熙筆画:17画,部外筆画:13画

《唐韻》古歷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吉歷切,𠀤音激。《說文》攴也。《徐曰》撲也。《廣韻》打也。《增韻》扣也。《易·蒙卦》擊蒙。《註》擊去童蒙,以發其昧。《史記·叔孫通傳》拔劒擊柱。

《酷吏傳》義縱以鷹擊毛摯爲治。

攻殺也。《楚語》刲羊擊豕。《註》擊,殺也。《前漢·高帝紀》急擊之勿失。

觸也。《莊子·田子方》目擊而道存矣。或作撽。

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𠀤𠛬敵切,音檄。與覡同。男巫也。《荀子·王制篇》知其吉凶妖祥,傴巫跛擊之事也。《註》擊讀爲覡。

《集韻》吉詣切,音訃。人名。春秋晉有屠擊。

擊字源演变

hao86网为您带来擊字的李泂其他书法,李泂书法作品其他的擊字,李泂的其他擊字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