洎字释义
基本释义
〈动〉
(形声。从水,自声。本义:往锅里添水)
同本义
洎,灌釜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洎镬水。——《周礼·士师》。注:“增其沃汁。”
水而洎之。——《史记·封禅书》
市丘之鼎以烹鸡,多洎之则淡而不可食,少洎之则焦而不熟。——《吕氏春秋·应言》
浸润
越之水,浊重而洎。——《管子·水地》
及,到达
洎乎晚节,秽乱春宫。——骆宾王《为徐敬业讨武氏檄》
〈介〉
等到
洎牧以谗诛,邯郸为郡,惜其用武不终也。——宋·苏洵《六国论》
又如:自古洎今
〈名〉
汤汁。如:肉洎(肉汤)
文字详解
洎说文解字
洎【巳集上】【水部】 康熙筆画:10画,部外筆画:6画
《唐韻》具冀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巨至切,𠀤音曁。《說文》灌釜也,與漑通。《周禮·秋官·士師》祀五帝,則沃尸及王盥洎鑊水。《註》謂增其沃汁。
又潤也。《管子·水地篇》越之水重濁而洎。
又及也。《張衡·東京賦》百僚師師,於斯胥洎。《註》言百官於此相連及,而來朝賀也。
又水名。《水經注》沁水,卽洎水。
又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几利切《正韻》吉器切,𠀤音冀。肉汁也。《左傳·襄二十八年》去其肉,而以其洎饋。《佩觿集》作𣳻,俗作𦤌。
洎字源演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