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法字典

热门书法文字 书法赏析

陈继儒 明代陈继儒(1558年12月14日-1639年10月16日),字仲醇,号眉公、麋公,松江府华亭(今上海市松江区)人。明朝文学家、画家。诸生出身,二十九岁开始,隐居在小昆山,后居东佘山,关门著述,工诗善文,书法学习苏轼和米芾,兼能绘事,屡此皇诏征用,皆以疾辞。 擅长墨梅、山水,画梅多册页小幅,自然随意,意态萧疏。论画倡导文人画,持南北宗论,重视画家修养,赞同书画同源,有《梅花册》、《云山卷》等传世。著有《陈眉公全集》、《小窗幽记》、《吴葛将军墓碑》、《妮古录》。

熨字释义

  • 拼音yùn,yù
  • 注音ㄩㄣˋ,ㄩˋ,
  • 笔划15
  • 五笔NFIO
  • 五行

基本释义

  1. 另见yùn

〈动〉

  1. (形声。从火,尉(yù)声。本义:用金属器具加热,按压衣服,使之平贴)

  2. 同本义

    衣裳不整,伏床熨之。——《南史》

  3. 又如:熨衣(烫平衣服)

  4. 烘烤。如:熨手(烫手);熨炉(暖炉)

  5. 紧贴

    以身熨之。——《世说新语》

  6. 又如:熨贴(贴切;妥帖)

  7. 用药热敷

    汤熨之所及。——《韩非子·喻老》

  8. 另见yù

[查看更多]

文字详解



另见yùn

熨帖
yùtiē
〖(ofwords)appropriate〗∶指用字、词等妥当、合适
〖calm〗∶心中没有波澜,平静
熨帖的心情
〖beproperlysettled〗[方言]∶事情办得完全妥当

[查看更多]

熨说文解字

熨【巳集中】【火部】 康熙筆画:15画,部外筆画:11画

《廣韻》於胃切,音慰。同㷉。詳㷉字註。《史記·扁鵲傳》案抗毒熨。《註》毒熨,謂毒病之處,以藥物熨貼也。

《廣韻》《集韻》𠀤紆物切,音鬱。《廣韻》火展帛也。

《集韻》一曰火斗。或作𤓮。◎按集韻入聲,尉㷉熨𤓮分載。

熨字源演变

hao86网为您带来熨字的陈继儒其他书法,陈继儒书法作品其他的熨字,陈继儒的其他熨字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