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法字典

热门书法文字 书法赏析

高闲人物简介唐朝时僧。宣宗(847~859)尝召入,赐紫衣袍。后圆寂于湖州开元寺,闲好用霅川白紵,以作真、草草书《千字文》残卷书。其笔法得之张长史。韩愈曾作序送之,盛称其书法之美妙,遂大显于世。曾用楮纸草书《千字文》,又书令孤楚诗,石刻在湖州。宋董逌《广川书跋》云:“闲之书不多存于世,其学出张颠,在唐得名甚显。”宋陈思《书小史》云:“高闲善草书,师怀素,深穷体势。”传世书迹有草书《千字文》残卷真迹,湖州有石刻《千字文》、《令孤楚诗》等。草书《千字文》残卷,真迹。纸本,纵30.8厘米,横331.1厘米,已残,仅存“葬”字以下52行、243字,前缺的部分由元鲜于枢补。此书迹流传有绪,曾经宋赵明诚、元鲜

牒字释义

  • 拼音dié
  • 注音ㄉㄧㄝˊ,
  • 笔划13
  • 五笔THGS
  • 五行

基本释义

〈名〉

  1. (会意。从片,葉(yè)声。古时木片也常用作书写材料,故从“片”。本义:简札)

  2. 同本义。古代书写用的木片或竹片

    版,札也。——《说文》。按,小简曰牒,大简曰册。薄者曰牒,厚者曰牍。

    受牒而退。——《左传·昭公二十五年》

    截以为牒。——《汉书·路温舒传》

    王牒石记。——左思《吴都赋》

  3. 又如:金牒;玉牒

  4. 特指谱籍

    余读牒记。——《史记·三代世表》。索隐:“记系谥之书,以牒为之。”

  5. 又如:谱牒;家牒

  6. 通常由官方颁发的证明某事的文件

    昨夜军牒来,电兵万五千。——唐·李商隐《行次西郊作》

  7. 如:通牒;牒文(公文;文书);牒旨(命令);牒署(办理;管理)

  8. 书籍,簿册

    壮志异时(将来)开史牒。——宋·王安石《送江宁彭给事赴阙》

    其高第者上名牒。——《后汉书·质帝纪》

  9. 讼辞,状子

[查看更多]

文字详解


dié
【名】
(会意。从片,葉(yè)声。古时木片也常用作书写材料,故从“片”。本义:简札)
同本义。古代书写用的木片或竹片〖writingslip〗
版,札也。——《说文》。按,小简曰牒,大简曰册。薄者曰牒,厚者曰牍。
受牒而退。——《左传·昭公二十五年》
截以为牒。——《汉书·路温舒传》
王牒石记。——左思《吴都赋》
又如:金牒;玉牒

[查看更多]

牒说文解字

牒【巳集中】【片部】 康熙筆画:13画,部外筆画:9画

《唐韻》徒叶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達協切,𠀤音疊。《說文》札也。从片,枼聲。《廣韻》書板曰牒。《左傳·昭十五年》右師不敢對,受牒而退。《疏》牒,札也。《戰國策》孟嘗君乃取所怨五百牒削之,不敢以爲言。《前漢·路溫舒傳》取澤中蒲,截以爲牒。《註》小簡曰牒。

《匡衡傳》但以無階朝廷故隨牒在遠方。《註》隨牒,謂隨選補之恆牒。

《玉篇》譜也。《史記·封禪書》有玉牒書。《太史公自序》取之譜牒。

《淮南子·本經訓》積牒旋石以備修碕。

《後漢·王符傳》皆服文組綵牒。《註》牒卽今疊布。

《揚子·方言》牀上板。衞之北郊,趙魏之閒謂之牒。

《增韻》官府移文謂之牒。

《韻會》訟辭亦曰牒。《說文》本作𤗣。《韻會》通作諜。

牒字源演变

hao86网为您带来牒字的高闲其他书法,高闲书法作品其他的牒字,高闲的其他牒字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