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法字典

热门书法文字 书法赏析

毛泽东 当代毛泽东(1893年12月26日-1976年9月9日),字润之(原作咏芝,后改润芝),笔名子任。湖南湘潭人。中国人民的领袖,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,无产阶级革命家、战略家和理论家,诗人,书法家。毛泽东手书古诗词,在书法境界上已臻出神入化。从百幅真迹来看,毛泽东的书法和诗意极为融洽,浑然一体,豪迈、苍凉、委婉、激越,风雨雷电、水流花开、天地肝胆、大泽龙蛇,博大的心胸、纯美的诗情,毛泽东凭手中的长锋狼毫笔,在尺幅间、时空中,留下了人间正道、男儿意气、云水襟怀和审美理想。可以说,毛泽东的书法在六十至七十年代,已达到了巅峰。 有人形容其有“二王”之秀逸,孙过庭之俊美,张旭之狂韵,怀素之放肆,苏黄之雄厚。

砭字释义

  • 拼音biān
  • 注音ㄅㄧㄢ,
  • 笔划9
  • 五笔DTPY
  • 五行

基本释义

〈名〉

  1. (形声。从石,乏声。本义:治病刺穴的石针)

  2. 同本义

    砭,以石刺病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
    其病皆为痈疡,其治宜砭石。——《素问·异法方宜论》

  3. 又如:砭割(用石针治病。比喻忍痛除恶)

  4. ∶曲流凹岸由于水流拥挤而发生侵蚀的地点

  5. 〈方〉∶山坡

    他们这时正走在一道砭上,上头是山崖,下边是石岩,光秃秃的没一点遮拦。——柳青《铜墙铁壁》

〈动〉

  1. 古代用石针扎皮肉治病。后用金属针以治病,也称“砭”

    风上逆,砭头血可愈。——《新唐书·则天武皇后传》

  2. 又如:砭磨(用石针刺磨患处。引申为救时除弊);砭熨(用石针刺穴,用药物熨贴患处。指救治病痛)

  3. 救治

    士病吾能砭。——王安石《舟中望九华山》

  4. 又如:砭俗(救治庸俗)

  5. 其气栗冽,砭人肌骨。——欧阳修《秋声赋》

  6. 又如:砭骨

[查看更多]

文字详解


biān
【名】
(形声。从石,乏声。本义:治病刺穴的石针)
同本义〖stoneneedleusedinacupuncture〗
砭,以石刺病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其病皆为痈疡,其治宜砭石。——《素问·异法方宜论》
又如:砭割(用石针治病。比喻忍痛除恶)
〖地质〗∶曲流凹岸由于水流拥挤而发生侵蚀的地点〖nip〗
[方言]∶山坡〖hillside〗

[查看更多]

砭说文解字

砭【午集下】【石部】 康熙筆画:10画,部外筆画:5画

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𠀤悲廉切,貶平聲。《說文》以石刺病也。《廣韻》石針。《山海經》東山高氏之山,多針石。《史記·倉公傳》年二十,是謂易貿,法不當砭灸。

《廣韻》方驗切,音窆。義同。

砭字源演变

hao86网为您带来砭字的毛泽东其他书法,毛泽东书法作品其他的砭字,毛泽东的其他砭字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