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法字典

热门书法文字 书法赏析

何震1、明朝 何震何 震(1522~1604) 字主臣、长卿,号雪渔。安徽休宁县人(一说江西婺源县人),寓居南京。 深究古籀,精研六书,孜孜于书篆治印。力主以门书为准则,摒弃当时金石界出现的庸俗怪 异和杜撰擅改的陋习。与文彭独树一帜,矫正时弊,实现书法与刀法的统一。篆刻作品纯朴 清新,遒劲苍润,素以流利、 逸、典雅、古朴而闻名。所仿汉满白文,那法猛辣挺拔,苍浑厚劲,疏密均匀。时人誉称“近代名手,海内第一”。与文彭齐名,并称“文何”,卒, 其沉重程原征集何震篆刻作品5000余主,由其子程朴精选1000余方,摹刻成《雪渔印谱》4 卷传世。另著有《续学古编》2卷。2、清朝 何震何震(1876—1947)

祭字释义

  • 拼音jì,zhài
  • 注音ㄐㄧˋ,ㄓㄞˋ,
  • 笔划11
  • 五笔WFIU
  • 五行

基本释义

〈名〉

  1. 另见jì

〈动〉

  1. (会意。甲骨文字形,左边是牲肉;左边是“又”(手);中间象祭桌。表示以手持肉祭祀神灵。古人杀牲,一是为自己吃,再就是常把牲肉放在祭台上,“祭”字就是有酒肉的祭祀,即牲祭。本义:祭祀)

  2. 同本义

    祭,祀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
    祭之为言索也。——《说苑·权谋》

    祭者,荐其时也,荐其敬也,荐其美也,非享味也。——《谷梁传·成公十七年》

    无牲而祭曰荐,荐而加牲曰祭。——《公羊传·桓公八年》注

    祭者,所以追养继孝也。——《礼记·祭统》

    祭于公,不宿肉。祭肉不出三日。——《论语·乡党》

    以灵鼓鼓社祭。——《周礼·地官》

  3. 又如:公祭死难烈士;主祭;陪祭;祭扫(祭祀并扫墓)

  4. 使用,旧小说中谓用咒语施放神秘武器。如:祭起一件法宝来

  5. 另见zhài

[查看更多]

文字详解


jì
【动】
(会意。甲骨文字形,左边是牲肉;左边是“又”(手);中间象祭桌。表示以手持肉祭祀神灵。古人杀牲,一是为自己吃,再就是常把牲肉放在祭台上,“祭”字就是有酒肉的祭祀,即牲祭。本义:祭祀)
同本义〖obit;offerasacrifice〗
祭,祀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祭之为言索也。——《说苑·权谋》
祭者,荐其时也,荐其敬也,荐其美也,非享味也。——《谷梁传·成公十七年》
无牲而祭曰荐,荐而加牲曰祭。——《公羊传·桓公八年》注
祭者,所以追养继孝也。——《礼记·祭统》

[查看更多]

祭说文解字

祭【午集下】【示部】 康熙筆画:11画,部外筆画:6画

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𠀤子例切,音霽。《說文》祭祀也。从示,右手持肉。

《尚書·大傳》祭之言察也。察者,至也,言人事至於神也。

《孝經·士章疏》祭者,際也,人神相接,故曰際也。詳見《禮·記祭法祭統祭義》諸篇。

《廣韻》《集韻》側界切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側賣切,𠀤音債。周大夫邑名。

姓,周公子祭伯,其後爲氏。

祭字源演变

hao86网为您带来祭字的何震其他书法,何震书法作品其他的祭字,何震的其他祭字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