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法字典

热门书法文字 书法赏析

邓石如人物简介邓石如出生于寒门,祖、父均酷爱书画,皆以布衣终老穷庐。邓石如九岁时读过一年书,邓石如像停学后采樵、卖饼饵糊口。17 岁时就开始了靠写字、刻印谋生的艺术生涯,一生社会地位低下。他自己说:“我少时未尝读书,艰危困苦,无所不尝,年十三四,心窃窃喜书,年二十,祖父携至寿州,便已能训蒙今垂老矣,江湖游食,人不以识字人相待。”邓石如30岁左右时,在安徽寿县结识了循理书院的主讲梁巘,又经梁巘介绍至江宁,成为举人梅镠的座上客。邓石如在江宁大收藏家梅镠处8年,“每日昧爽起,研墨盈盘,至夜分尽墨,寒暑不辍”。不久得到曹文埴、金辅之等人的推奖,书名大振。乾隆五十五年(1790),乾隆皇帝80寿辰之际,户部尚

禀字释义

  • 拼音bǐng
  • 注音ㄅㄧㄥˇ,
  • 笔划13
  • 五笔YLKI
  • 五行

基本释义

〈动〉

  1. (会意。禀为稟的俗字。本义:给予谷物)

  2. 同本义

    禀,赐谷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
    既禀称事。——《礼记·中庸》。注:“稍食也。”

    食闻吏禀当受粥者,或以陈粟。——《汉书·文帝纪》

    葬阵亡者,禀其家五岁。——《新唐书·宪宗纪》

  3. 又如:禀赡(指以公粮赈济百姓);禀谷(官府给予粮食);禀粮(供给粮食);禀食(公家配给粮食)

  4. 赋予;给与

    禀,予也。——《广雅》

    天禀其性。——《汉书·礼乐志》

  5. 又如:禀质(天资);禀才(天赋的才华);禀分(天赋的资质);禀形(天赋的形貌);禀体(天赋的体质)

  6. 承受

    臣下罔收禀命。——《书·说命》

  7. 又如:禀令(承受命令);禀化(承受天地自然的化育);禀灵(秉受灵秀之气)

  8. 报告

    夏侯惇入帐,禀请夜间口号。——《三国演义》

  9. 又如:禀陈(下级对上级陈述报告);禀牍(对上级有所陈述的文件);禀知(将事情或情况告知尊长)

[查看更多]

文字详解



bǐng
【动】
(会意。禀为禀的俗字。本义:给予谷物)
同本义〖grantgrain〗
禀,赐谷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既禀称事。——《礼记·中庸》。注:“稍食也。”
食闻吏禀当受粥者,或以陈粟。——《汉书·文帝纪》
葬阵亡者,禀其家五岁。——《新唐书·宪宗纪》

[查看更多]

禀说文解字

禀【午集下】【示部】 康熙筆画:13画,部外筆画:8画

《正字通》俗稟字。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𠀤力錦切,音懔。《說文》賜穀也。从㐭从禾。《徐曰》公稟賜之也。《廣韻》與也。《增韻》供也,給也,受也。《禮·中庸》旣稟稱事。《歐陽氏曰》古者給人以食,取之倉廩,故因稱稟給,稟食。《前漢·孝文紀》吏稟當受鬻者。《師古註》稟,給也。

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𠀤筆錦切,賓上聲。受命曰稟。《書·說命》臣下罔攸稟令。《傳》稟,受也。毛氏曰:今俗以白事爲稟,古無此義。

水名。《水經注》長社北界有稟水。

《集韻》逋鴆切,賓去聲。受也。《韻會》俗作禀,非。

禀字源演变

hao86网为您带来禀字的邓石如其他书法,邓石如书法作品其他的禀字,邓石如的其他禀字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