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法字典

热门书法文字 书法赏析

毛泽东 当代毛泽东(1893年12月26日-1976年9月9日),字润之(原作咏芝,后改润芝),笔名子任。湖南湘潭人。中国人民的领袖,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,无产阶级革命家、战略家和理论家,诗人,书法家。毛泽东手书古诗词,在书法境界上已臻出神入化。从百幅真迹来看,毛泽东的书法和诗意极为融洽,浑然一体,豪迈、苍凉、委婉、激越,风雨雷电、水流花开、天地肝胆、大泽龙蛇,博大的心胸、纯美的诗情,毛泽东凭手中的长锋狼毫笔,在尺幅间、时空中,留下了人间正道、男儿意气、云水襟怀和审美理想。可以说,毛泽东的书法在六十至七十年代,已达到了巅峰。 有人形容其有“二王”之秀逸,孙过庭之俊美,张旭之狂韵,怀素之放肆,苏黄之雄厚。

笺字释义

  • 拼音jiān
  • 注音ㄐㄧㄢ,
  • 笔划11
  • 五笔TGR

基本释义

〈名〉

  1. 注释的文字

    笺注纷罗,颠倒是非。——韩愈《施先生墓铭》

  2. 又如:;笺记(古文体名)

  3. 供题诗、写信等用的(质量较高的)小幅纸张。如:笺管(纸和笔);笺幅(笺纸,信笺);笺咏(在笺纸上题咏诗词)

  4. 中国古代写给帝王的书信。如:奏笺;《答东阿王笺》

  5. 书信的代称。如:投笺;便笺;手笺

  6. 名片;名刺

    亲友投笺互拜。——明·田汝成《熙朝乐事》

[查看更多]

文字详解


箋、椾、牋
jiān
【动】
(形声。从竹,戋(jiān)声。本义:注释)同本义〖annotate;explainwithnotes〗
笺,表识书也。…字亦作牋。——《说文》
笺,书也。——《广雅》
郑子诸经皆谓之“注”,此言笺者……记识其事,故称为“笺”。——孔颖达《毛诗正义》
又如:笺释(犹笺注);笺疏(笺注);笺训(笺注训释)

[查看更多]

笺说文解字

箋【未集上】【竹部】 康熙筆画:14画,部外筆画:8画

《廣韻》《正韻》則前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將先切,𠀤音湔。《說文》表識書也。《篇海》古者紀其事,以竹編次爲之。《廣雅》箋,云也。

書也。鄭康成衍毛氏詩,傳之未盡者曰箋。《呂忱·字林》鄭以毛學審備,遵暢厥旨,所以表明毛意,記識其事,故特稱爲箋。《博物志》聖人制作曰經,賢者著述曰傳,鄭康成註《毛詩》曰箋。或云毛公嘗爲北海郡守,鄭是此郡人,謙敬不敢言註,但表識其不明者耳。《玉篇》通作牋。

笺字源演变

hao86网为您带来笺字的毛泽东其他书法,毛泽东书法作品其他的笺字,毛泽东的其他笺字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