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法字典

热门书法文字 书法赏析

文征明 明代文征明(一四七〇~一五五九)明书画家、文学家。初名壁(亦作璧),字徵明,以字行,更字徵仲,号衡山居士,长洲(今江苏吴县)人。与祝允明、唐寅、徐祯卿并称“吴中四才子”。五十四岁以岁贡生荐试吏部,任翰林院待诏,三年辞归。工行、草书,有智永笔意,字仿黄庭坚,尤精小楷,亦能隶书。擅山水,师法宋、元,构图平稳,笔墨苍润秀雅。早年所作多细谨,中年较粗放,晚年粗细兼备。兼善花卉、兰竹、人物。名重当代,学生甚多,形成“吴门派”。与沈周、唐寅、仇英并称“明四家”。

罢字释义

  • 拼音bà,ba,pí
  • 注音ㄅㄚˋ,˙ㄅㄚ,ㄆㄧˊ,
  • 笔划10
  • 五笔LFCU
  • 五行

基本释义

〈助〉

  1. 用在句末,表示劝告、请求、期望。如:老王,算了罢;你够累了,睡罢;你明天再来罢

  2. 用在句末,表示疑问,带有揣测的意味。如:这孩子好罢?

  3. 用在句末,表示估量。如:他也许见过罢;演员们就要演出了罢

〈形〉

  1. 品行不端。如:罢士(品行不端的人);罢民(不从教化、恶劣的人)

  2. 另见bà;pí

〈动〉

  1. (会意。从网,从能。表示用网捕住有贤能的人。“网”在字的上部楷书多写作“罒”。本义:罢官;免去;解除)

  2. 同本义

    可以罢官之无事者,去器之无用者。——《吕氏春秋·仲冬》

    窦太后大怒,乃罢逐赵绾、王臧等。——《史记·魏其武安侯列传》

    闻君罢官意,我抱汉川湄。——李白《赠汉阳辅录事二首》

    徐阶罢相里居。——《明史·海瑞传》

    复请之,吾辈无生理,而主谳者亦各罢去。——清·方苞《狱中杂记》

  3. 又如:罢谢(辞官去职);罢归(辞职或免官归里)

  4. 遣返,遣归。如:罢散(遣散);罢遣(遣散;放遣)

  5. 停止

    于是罢酒。——《史记·魏公子列传》

  6. 又如:罢休;罢兵(停止战争);罢手(停止;住手);罢业(停业;罢工);罢战(停战;停止争斗)

  7. 完毕

    既罢归国。——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

    及反,市罢,遂不得履。——《韩非子·郑人买履》

    曲罢曾教善才服。——唐·白居易《琵琶行(并序)》

  8. 又如:吃罢了饭;罢散(谓结束)

  9. 废除;取消

    愿罢盐铁、酒榷、均输,所以进本退末。——《盐铁论·本议》

  10. 又如:罢弃(废除);罢废(废弃)

  11. 归,返回。如:罢出(退出);罢朝(帝王退朝或臣子罢朝退归)

  12. 表示失望、愤恨,常叠用。如:罢!罢!这样的媳妇以后必败坏门风

  13. 另见ba;pí

[查看更多]

文字详解




【动】
(会意。从网,从能。表示用网捕住有贤能的人。“网”在字的上部楷书多写作“罒”。本义:罢官;免去;解除)
同本义〖dismissfromoffice〗
可以罢官之无事者,去器之无用者。——《吕氏春秋·仲冬》
窦太后大怒,乃罢逐赵绾、王臧等。——《史记·魏其武安侯列传》
闻君罢官意,我抱汉川湄。——李白《赠汉阳辅录事二首》
徐阶罢相里居。——《明史·海瑞传》

[查看更多]

罢说文解字

罷【未集中】【网部】 康熙筆画:16画,部外筆画:10画

《廣韻》薄蟹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部買切,𠀤音𢞎。《說文》遣有罪也。从罔,能。言有賢能而入罔,卽貰遣之。周禮曰:議能之辟。

《玉篇》休也,已也。《易·中孚》或鼓或罷。《左傳·襄三十年》皆自朝布路而罷。《論語》欲罷不能。

《廣韻》甫靡切《集韻》補靡切,𠀤音彼。義同。

《韻會》皮駕切,音與杷同。義同。

《廣韻》符羈切《集韻》《正韻》蒲糜切,𠀤音皮。疲,或作罷。《玉篇》極也。《周禮·秋官·大司寇》以圜土聚敎罷民。《疏》罷謂困極罷弊。《禮·少儀》師役曰罷。《註》罷之爲言勞也。

《楚辭·大招》誅譏罷只。《註》罷,駑也。《史記·平原君傳》臣不幸有罷癃之疾。

《集韻》攀糜切,音披。罷辜,磔牲以祭。

《集韻》羆,或省作罷。詳羆字註。

《集韻》拍逼切,音堛。同副。副,判也。或作罷。

《正韻》補買切,音擺。閩人呼父爲郞罷。《顧况詩》兒餒嗔郞罷。《唐韻正》罷音皮,皮音婆。凡經傳中罷倦之罷,罷休之罷,皆讀婆。今人音皮,而誤又添一蒲蟹反,至土音,又轉而爲蒲怕矣。

罢字源演变

hao86网为您带来罢字的文征明其他书法,文征明书法作品其他的罢字,文征明的其他罢字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