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法字典

热门书法文字 书法赏析

欧阳询 唐代欧阳询(557年—641年),字信本,汉族,唐朝潭州临湘(今湖南长沙)人,唐朝著名书法家、官员,楷书四大家之一。南梁征南大将军欧阳頠之孙,南陈左卫将军欧阳纥之子,南朝梁太平二年(公元557年)出生于衡州(今湖南衡阳),祖籍潭州临湘(今湖南长沙)。代表作楷书有《九成宫醴泉铭》《皇甫诞碑》《化度寺碑》,行书有《仲尼梦奠帖》《行书千字文》。对书法有其独到的见解,有书法论著《八诀》《传授诀》《用笔论》《三十六法》。所写《化度寺邑禅师舍利塔铭》《虞恭公温彦博碑》《皇甫诞碑 》被称为“唐人楷书第一”。

肋字释义

  • 拼音lèi,lē
  • 注音ㄌㄟˋ,ㄌㄜ,
  • 笔划6
  • 五笔ELN
  • 五行

基本释义

〈名〉

  1. (形声。从肉,力声。本义:肋骨)

  2. 同本义

    肋,肋骨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
    肋,勒也,所以捡勒五脏也。——《释名·释形体》

  3. 又如:肋下(腋下);肋肢(腋下,胳肢窝);肋窝(也作“肋罗”。胸前腋下的部位。通称胳肢窝)

  4. 房屋或其它建筑物中的构架木材。如:肋木

  5. 胸部的侧面。如:两肋插刀

  6. 另见lē

  1. 另见lèi

[查看更多]

文字详解



另见lèi

肋脦
lēde,lēte
〖slovenly;slipshod;untidy〗[方言]∶〖衣服〗不整洁,不利落


lèi

[查看更多]

肋说文解字

肋【未集下】【肉部】 康熙筆画:8画,部外筆画:2画

《唐韻》盧則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歷德切,𠀤音勒。《說文》脅骨也。《廣韻》脅肋。《正韻》脅幹。《釋名》肋,勒也。檢勒五臟也。

《集韻》舉欣切,音斤。肉之力也。與筋同。詳竹部筋字註。

肋字源演变

hao86网为您带来肋字的欧阳询其他书法,欧阳询书法作品其他的肋字,欧阳询的其他肋字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