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法字典

热门书法文字 书法赏析

苏轼 宋代苏轼(1037年1月8日-1101年8月24日),字子瞻、和仲,号铁冠道人、东坡居士,世称苏东坡、苏仙, 汉族,眉州眉山(今四川省眉山市)人,祖籍河北栾城,北宋著名文学家、书法家、画家,历史治水名人。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,在诗、词、散文、书、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。文纵横恣肆;诗题材广阔,清新豪健,善用夸张比喻,独具风格,与黄庭坚并称“苏黄”;词开豪放一派,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,并称“苏辛” ;散文著述宏富,豪放自如,与欧阳修并称“欧苏”,为“唐宋八大家”之一。苏轼善书,“宋四家”之一;擅长文人画,尤擅墨竹、怪石、枯木等。

苔字释义

  • 拼音tái,tāi
  • 注音ㄊㄞˊ,ㄊㄞ,
  • 笔划8
  • 五笔ACKF
  • 五行

基本释义

〈名〉

  1. (形声。从艸,台声。本义:青苔;也指苔类植物)

  2. 植物名。本作菭。又名地衣,水衣。属隐花植物类,根、茎、叶区别不明显,有青、绿、紫等色,多生于阴湿地方,延贴地面,故亦叫“地衣”

    苔深不能扫,落叶秋风早。——李白《长干行》。又如:苔衣(即青苔。泛指苔藓类植物);苔岑(不同的苔生在同一山崖上。比喻志同道合的朋友相聚在一起);苔钱(即苔。因苔点形圆如铜钱,故称);苔茸(丛生的苔藓)

  3. 长有苔藓类植物的东西或地方。如:苔砌(长有苔藓的台阶);苔梅(根干上寄生苔藓的梅树)

  4. 另见tāi

  1. ——“舌苔”(shétāi)

  2. 舌上的垢腻

  3. 另见tái

[查看更多]

文字详解


tāi
——“舌苔”(shétāi)
舌上的垢腻
另见tái


tái
【名】
(形声。从艸,台声。本义:青苔;也指苔类植物)

[查看更多]

苔说文解字

苔【申集上】【艸部】 康熙筆画:11画,部外筆画:5画

《唐韻》徒哀切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堂來切,𠀤音臺。蘚也。《淮南子註》靑苔,水垢也。《陸龜蒙·苔賦》高有瓦苔,𤰞有澤葵,散岩竇者曰石髮,補空田者曰垣衣,在屋曰昔邪,在水曰陟釐。《述異記》苔,又名重錢,呼爲宣蘚,南人呼爲姤草。《集韻》亦作菭。

苔字源演变

hao86网为您带来苔字的苏轼行书书法,苏轼书法作品行书的苔字,苏轼的行书苔字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