蜚字释义
基本释义
蜚
〈动〉
(形声。从虫,非声。①(fěi)本义:一种有害的小飞虫②(fēi)通“飞”。鸟飞)通“飞”。飞翔
三年不蜚,蜚将冲天。——《史记·楚世家》
一体花纹如彩画,满身锦绣若蜚英。——《西游记》
夏,蝗从东方来,蜚蔽天。——《汉书·王莽传下》
又如:蜚英(飞花);蜚集(飞翔集结);高蜚(高高飞翔;飞得很高);蜚翔(飞行翱翔)
另见fěi
蜚
〈名〉
(形声。从虫,非声。本义:昆虫名。草螽)
同本义
秋,有蜚,为灾也——《左传·庄公二十九年》
蜚蠊,即蟑螂。如:蜚廉虫(即蜚蠊。虫名。俗称蟑螂)
传说中的灾兽
太山上多金玉桢木。有兽焉,其状如牛而白首,一目而蛇尾,其名曰蜚。——《山海经》
另见fēi
文字详解
蜚说文解字
蜚【申集中】【虫部】 康熙筆画:14画,部外筆画:8画
《集韻》《韻會》𠀤父沸切,音屝。《爾雅·釋蟲》蜚,蠦蜰。《疏》蜚,越之所生,其爲蟲臭惡,南方淫氣之所生也。《本草》曰:蜚,厲蟲也,然則蜚是臭惡之蟲,害人衣物,故《春秋左氏傳》有蜚不爲災,亦不書也。《前漢·五行志》劉向以爲有蜚有𧌒不言災者,氣所生,所謂𤯝也。
又《正韻》芳未切,音費。蟲名,負蠜也。
又《廣韻》府尾切,音斐。義同。
又獸名。《山海經》太山有獸,狀如牛,白首,一目,蛇尾,名曰蜚。所經枯竭,甚于鴆厲,見則天下大疫。
又《集韻》匪微切,音非。與飛通。《史記·周本紀》麋鹿在牧,蜚鴻滿野。《楚世家》三年不蜚,蜚將沖天。或作𧕒。
蜚字源演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