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法字典

热门书法文字 书法赏析

毛泽东 当代毛泽东(1893年12月26日-1976年9月9日),字润之(原作咏芝,后改润芝),笔名子任。湖南湘潭人。中国人民的领袖,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,无产阶级革命家、战略家和理论家,诗人,书法家。毛泽东手书古诗词,在书法境界上已臻出神入化。从百幅真迹来看,毛泽东的书法和诗意极为融洽,浑然一体,豪迈、苍凉、委婉、激越,风雨雷电、水流花开、天地肝胆、大泽龙蛇,博大的心胸、纯美的诗情,毛泽东凭手中的长锋狼毫笔,在尺幅间、时空中,留下了人间正道、男儿意气、云水襟怀和审美理想。可以说,毛泽东的书法在六十至七十年代,已达到了巅峰。 有人形容其有“二王”之秀逸,孙过庭之俊美,张旭之狂韵,怀素之放肆,苏黄之雄厚。

衷字释义

  • 拼音zhōng
  • 注音ㄓㄨㄥ,
  • 笔划10
  • 五笔YKHE
  • 五行

基本释义

〈动〉

  1. 适合,恰当

    服之不衷,身之灾也。——《左传·僖公二十四年》。注:“犹适也。”

    而后立衷焉。——《左传·庄公六年》。注:“节适也。”

  2. 另见zhōng

〈名〉

  1. (形声。从衣。中声。本义:贴身的内衣)

  2. 同本义

    衷,里亵衣。——《说文》。段玉裁注:“亵衣有在外者,衷则在内者也。”

  3. 又如:衷衣(里衣,内衣);衷服(贴身内衣)

  4. 通“中”。内心

    汝不察吾衷。——清·林觉民《与妻书》

  5. 又如:衷怀歉仄(心里感到内疚抱歉);衷言(心里话);衷素(内心真情)

  6. 中心,中央

    佩,衷之旗也。——《左传·闵公二年》

    发命之不衷。——《左传·昭公十六年》

    服之不衷。——《左传·僖公二十四年》

  7. 又如:衷正(中正)

〈动〉

  1. 贴身穿着;穿在里面

    或衷其襦。——《谷梁传》

    楚人衷甲。——《左传·襄公二十七年》

    今人服公裳必衷以背子。——宋·程大昌《演繁露·背子中禅》

  2. 又如:衷襦(衬在里面的短衣);衷甲(在衣服里面穿铠甲)

  3. 引申为包围

    衷戎师,前后击之,尽殪。——《左传》

〈形〉

  1. 正;正派

    楚辟我衷。——《左传·昭公六年》。注:“正也。”

    发命之不衷。——《左传·昭公十六年》。注:“当也。”

    史馆取为衷据。——清·章学诚《邵与桐别传》

  2. 又如:衷据(正确的根据)

  3. 善;福

    今天降衷于吴。——《国语·吴语》

    和衷哉。——《书·皋谟》。传:“善也。”

  4. 忠诚

    欲对衷言不从。——《荀子·成相》。注:“诚也。”

    不从命乃衷。——《荀子·子道》

  5. 又如:衷愚(愚忠。尽忠而不明事理。多用作臣子上言于帝王的自谦之词);衷赤(赤诚之心)

  6. 另见zhòng

[查看更多]

文字详解


zhōng
【名】
(形声。从衣。中声。本义:贴身的内衣)
同本义〖underwear〗
衷,里亵衣。——《说文》。段玉裁注:“亵衣有在外者,衷则在内者也。”
又如:衷衣(里衣,内衣);衷服(贴身内衣)
通“中”。内心〖heart〗
汝不察吾衷。——清·林觉民《与妻书》
又如:衷怀歉仄(心里感到内疚抱歉);衷言(心里话);衷素(内心真情)

[查看更多]

衷说文解字

衷【申集下】【衣部】 康熙筆画:10画,部外筆画:4画

《唐韻》陟弓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陟隆切,𠀤音中。《玉篇》善也。《書·湯誥》惟皇上帝,降衷于下民。《左傳·昭二十二年》無亢不衷,以獎亂人。

中也。《周語》國之將興,其君齊明衷正,精潔惠和。

《韻會》誠也。《左傳·昭十六年》發命之不衷。

通也。《左傳·莊六年》必度于本末而後立衷焉。

《增韻》方寸所蘊也。

《說文》裏褻衣也。《左傳·宣九年》陳靈公與孔寧儀行父通于夏姬,皆衷其衵服。

姓。《正字通》漢哀帝之後衷愉仕唐,攺姓哀。

《廣韻》陟仲切,中去聲。當也。《韻會》折衷,平也。《史記·孔子世家》折衷于夫子。《註》折,斷也。衷,當也。

《後漢·梁統傳》爰制百姓于𠛬之衷。《衷》不輕不重也。通作中。《前漢·貢禹傳》微夫子之言,則無所折中。亦讀作平聲。《六書正譌》俗作𠂻,非。

衷字源演变

hao86网为您带来衷字的毛泽东其他书法,毛泽东书法作品其他的衷字,毛泽东的其他衷字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