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法字典

热门书法文字 书法赏析

董其昌 明代董其昌(1555年2月10日—1636年10月26日),字玄宰,号思白,别号香光居士,松江华亭(今上海市)人。明朝后期大臣,书画家。董其昌擅画山水,师法董源、巨然、黄公望、倪瓒,笔致清秀中和,恬静疏旷;用墨明洁隽朗,温敦淡荡;青绿设色,古朴典雅。以佛家禅宗喻画,倡“南北宗”论,为“华亭画派”杰出代表,兼有“颜骨赵姿”之美。北京大学教授、引碑入草开创者的李志敏评价:“董其昌主张学古变古,但在书法神韵问题上的迷信观念,却比古人尤有过之”。 存世作品有《岩居图》《明董其昌秋兴八景图册》《昼锦堂图》《白居易琵琶行》《草书诗册》《烟江叠嶂图跋》等。 著有《画禅室随笔》《容台文集》《戏鸿堂帖》(刻帖)等。

触字释义

  • 拼音chù
  • 注音ㄔㄨˋ,
  • 笔划13
  • 五笔QEJY
  • 五行

基本释义

〈动〉

  1. (形声。从角,蜀声。本义:以角撞物)

  2. 用角抵人或物

    触,牴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
    兽穷则触。——《新序杂事》

    触槐而死。——《左传》

    羝羊触藩。——《易·大壮》

  3. 又如:触藩(以角触撞藩篱);触藩羝羊(公羊抵触藩篱,角被挂,无法摆脱很焦急)

  4. 撞,碰

    手之所触。——《庄子·养生主》

  5. 又如:触损(伤害);触抵(抵触顶撞);触搏(撞击)

  6. 接触。如:触物(接触景物、事物);触桶(便桶);触冒(接触,冒着)

  7. 遇到;遭受

    触草木,尽死。——柳宗元《捕蛇者说》

  8. 又如:触受(触及,遭受);触值(遭遇);触祸(遭受祸殃)

  9. 触动。如:触情(因遇到外物而兴起的感情或感想);触兴(遇到外物而兴起感想)

  10. 干犯,冒犯

    去礼义,触刑法。——《汉书·元帝纪》

  11. 又如:触突(触犯;刺激);触抵(触犯罪过);触冒(冒犯,冲犯)

〈名〉

  1. 佛家语。与色、声、香、味、法合称“六尘”

    人之嗜欲,著于声、色、香、味、触、法,而仁义即由嗜欲而起。——章炳麟《菌说》

[查看更多]

文字详解



chù
【动】
(形声。从角,蜀声。本义:以角撞物)
用角抵人或物〖butt〗
触,牴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兽穷则触。——《新序杂事》
触槐而死。——《左传》
羝羊触藩。——《易·大壮》

[查看更多]

触说文解字

触【酉集上】【角部】 康熙筆画:13画,部外筆画:6画

《古今注》音紅。白魚赤尾者曰触。一曰魧。或曰雌者曰白魚,雄者曰触魚。亥集有𩶥字,同。魧,原从角从亢作。

𩵸,魧字之譌。(觸)〔古文〕𧢻《唐韻》尺玉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樞玉切,𠀤衝入聲。《說文》牴也。《易·大壯》羝羊觸籓。《前漢·元帝紀》去禮義,觸𠛬法。《荀子·議兵篇》觸之者角摧。《揚子·太𤣥經》星辰不相觸。

《玉篇》據也。《增韻》污也。

觸衣。《本草綱目》褌襠,一名觸衣。

人名。《左傳·襄十一年》鄭人賂晉侯以師觸。《註》樂師名。

姓。《史記·趙世家》左師觸龍。

《集韻》昌句切,芻去聲。亦牴也。《揚雄·羽獵賦》票禽之紲踰,犀兕之牴觸,熊羆之拏攫,虎豹之凌遽。觸叶遽,遽音詎。師古讀。《集韻》亦作觕。(觸)

触字源演变

hao86网为您带来触字的董其昌其他书法,董其昌书法作品其他的触字,董其昌的其他触字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