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法字典

热门书法文字 书法赏析

曹全碑介绍东汉中平二年(185年)十月立,明万历初年在陕西省郃县旧城出土,现在西安碑林。内容为王敞记述曹全生平。此碑是汉碑代表作品之一,是秀美一派的典型。其结体,笔法都已达到十分完美的境地。清万经评此碑:“秀美生动,不束缚,不驰骤,洵神品也。” 曹全碑(国宝级文物)汉中平二年(公元185)高272厘米,宽95厘米明万历初合阳县莘里村出土,1956年入藏西安碑林博物馆。隶书也叫“隶字”、“左书”。是由篆书简化演变而成的一种字体,把篆书圆转的笔画变成方折,在结构曹全碑上,改象形为笔画化,目的是为了书写方便、快速。始于秦代,普遍使用于汉魏。晋朝卫恒的《四体书势》说:“秦既用篆,秦事繁多,篆字难成,即令隶人

趺字释义

  • 拼音
  • 注音ㄈㄨ,
  • 笔划11
  • 五笔KHFW

基本释义

〈名〉

  1. 同“跗”。脚背

    摩趺,攘臂以游其间。——欧阳修《送方希则序》

  2. 又如:趺踝(脚背和踝骨。指趺坐)

  3. 同“跗”

  4. 昧爽窗前,双趺独立。——《刻兵略纂闻述》

  5. 又如:趺迹(脚)

  6. 山脚

    桥在山趺之次,故流颇急。——清·平云《孤儿记》

  7. 花萼。如:趺萼(花的萼片)

  8. 足迹

    在南安十四年,每执书就明,倚立庭砖,岁久双趺隐然。——《宋史》

  9. 碑下的石座

    趺上不得过四尺。——封演《封氏闻见记·碑碣》

  10. 又如:趺坐(石碑底座。也作趺座);趺莲(莲座);螭首龟趺。又指器物的底座。如:趺架(放置物件的座架)

〈动〉

  1. 两足交叠而坐。如:跌坐(盘腿而坐);趺足(脚心朝上、脚背朝下盘起腿来);趺跏(双足交叠而坐)

[查看更多]

文字详解



【名】
同“跗”。脚背〖instep〗
摩趺,攘臂以游其间。——欧阳修《送方希则序》
又如:趺踝(脚背和踝骨。指趺坐)
同“跗”〖foot〗

昧爽窗前,双趺独立。——《刻兵略纂闻述》
又如:趺迹(脚)

[查看更多]

趺说文解字

趺【酉集中】【足部】 康熙筆画:11画,部外筆画:4画

《廣韻》甫無切《集韻》風無切,𠀤音膚。《集韻》與跗同。《束皙·補亡詩》白華絳趺。《註》趺與跗同。《劉禹錫·奚陟𥓓》螭首龜趺。

《釋名》拜于丈夫爲趺,趺然屈折下視地也。

《廣韻》跏趺,大坐也。《婆娑論》:結跏趺坐,是相員滿。

趺字源演变

hao86网为您带来趺字的曹全碑其他书法,曹全碑书法作品其他的趺字,曹全碑的其他趺字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