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法字典

热门书法文字 书法赏析

赵孟頫 元代赵孟頫(1254年10月20日 -1322年7月30日 ),字子昂,汉族,号松雪道人,中年曾署孟俯,吴兴(今浙江省湖州市)人,原籍婺州兰溪 。南宋晚期至元朝初期官员、书法家、画家、诗人,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、秦王赵德芳嫡派子孙。赵孟頫博学多才,能诗善文,通经济之学,工书法,精绘艺,擅金石,通律吕,解鉴赏,尤其以书法和绘画的成就最高。在绘画上,他开创元代新画风,被称为“元人冠冕”;赵孟頫亦善篆、隶、真、行、草书,尤以楷、行书著称于世。其书风遒媚、秀逸,结体严整、笔法圆熟,创“赵体”书,与欧阳询、颜真卿、柳公权并称“楷书四大家”。

蹙字释义

  • 拼音
  • 注音ㄘㄨˋ,
  • 笔划18
  • 五笔DHIH
  • 五行

基本释义

〈形〉

  1. (形声。从足,戚声。本义:紧迫,急促)

  2. 同本义

    政事愈蹙。——《诗·小雅·小明》

  3. 又如:蹙变(急速变化)

  4. 困窘

    自吾氏三世居是乡,积于今六十岁矣,而乡邻之生日蹙。——柳宗元《捕蛇者说》

  5. 又如:蹙迫(困窘,窘迫);蹙境(边境防务窘迫)

  6. 愁苦的样子。如:蹙怖(忧愁恐惧的样子);蹙然(忧愁不悦的样子)

  7. 局促不安的样子

    蹙然衣粗食恶。——《荀子》

  8. 又如:蹙促(局促不安的样子)

  9. 狭窄,狭小。如:蹙弱(迫窄弱小);蹙澳(水流狭窄弯曲)

〈动〉

  1. 聚拢;皱缩

    举疾首蹙额而相告。——《孟子》

  2. 又如:蹙恨(皱起眉头表示怨恨);蹙沓(形容多而密集的样子)

  3. 逼迫;追逼

    蹙也百里。——《诗·大雅·召旻》

  4. 又如:蹙迫(逼迫);蹙促(逼迫);蹙击(迫击;追击)

  5. 接近;迫近

    今也日蹙国百里。——《诗·大雅·召旻》

  6. 又如:蹙迫(逼近)

  7. 缩小;减削

  8. 又如:蹙頞(缩鼻哭泣);蹙土(蹙地。损失国土);蹙动(皱缩)

  9. 通“蹴”。踢;踏

    以足蹙路马刍,有诛。——《礼记·曲礼上》

    一蹙自造青云,何至于驽马争路。——《南史·刘穆之传》

    扬鞭一蹙破霜蹄,万骑如风不能及。——苏轼《申王画马图》

  10. 又如:蹙鞠(踢球);蹙踏(踢;踩踏)

[查看更多]

文字详解



【形】
(形声。从足,戚声。本义:紧迫,急促)
同本义〖urgent〗
政事愈蹙。——《诗·小雅·小明》
又如:蹙变(急速变化)
困窘〖embarrassed〗
自吾氏三世居是乡,积于今六十岁矣,而乡邻之生日蹙。——柳宗元《捕蛇者说》
又如:蹙迫(困窘,窘迫);蹙境(边境防务窘迫)

[查看更多]

蹙说文解字

蹙【酉集中】【足部】 康熙筆画:18画,部外筆画:11画

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𠀤子六切,音噈。《說文》迫也。《詩·大雅》今也日蹙國百里。《禮·禮器》不然則已蹙。《疏》則太急蹙。

《集韻》七六切。與蹴同。《禮·曲禮》蹙路馬芻有誅。《釋文》蹙,本又作蹴。

《廣韻》蹙,近也。

通作顣。《孟子》已頻顣曰。《朱傳》顣與蹙同。

《集韻》倉歷切,音戚。《類篇》蹙蹙,𦄲小貌。《詩·小雅》蹙蹙靡所騁。《箋》蹙蹙,小之貌。《爾雅·釋訓》蹙蹙,鞠也。

蹙字源演变

hao86网为您带来蹙字的赵孟頫其他书法,赵孟頫书法作品其他的蹙字,赵孟頫的其他蹙字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