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法字典

热门书法文字 书法赏析

衡方碑详情《衡方碑》全称《汉故卫尉卿衡府君之碑》,立于东汉灵帝建宁元年(公元168年),是衡方的门生朱登等为其所立的颂德碑。碑高2.40米,宽1.1米,厚0.25米。碑阳隶书23行,满行36字,共815字,字径4厘米;以文词温润、字体浑古著称于世。此碑碑阴原有字,据《翟氏隶篇》记载,可辨者23行71字。清嘉庆四年(1799年)十月,钱塘人黄小松捶拓后发现“故吏故民门生”等字最清晰,现已全部漫灭。碑首额下有穿,额隶书,阳刻“汉故卫尉卿衡府君之碑”,计2行10字,字径9厘米,字体浑朴古雅。《衡方碑》原立于汶上县次丘镇中店村,清雍正八年(公元1730年),汶河泛滥决口,该碑陷卧,村人郭承锡等复建。1953

鈍字释义

  • 拼音dùn
  • 注音ㄉㄨㄣˋ,
  • 笔划12
  • 五笔QGBN

基本释义


dùn
见“钝”。

笔画数:12;
部首:釒;
笔顺编号:341124311525

[查看更多]

文字详解

鈍说文解字

鈍【戌集上】【金部】 康熙筆画:12画,部外筆画:4画

《唐韻》《韻會》徒困切《正韻》杜困切,𠀤音遯。《說文》錭也。

《玉篇》頑鈍也。《史記·𨻰丞相世家》士之無恥頑鈍嗜利者,亦多歸漢。

《正字通》凡質魯者曰鈍。《前漢·鮑宣傳》臣宣呐鈍于辭。

《廣韻》不利也。《前漢·賈誼傳》莫邪爲鈍兮。《𨻰琳·檄吳文》兵不鈍鋒。

《博物志》寶劒名。鈍鉤,歐冶子所作。

《淮南子·覽冥訓》鈍悶以終。《註》鈍悶,無情也。

通作頓。《賈誼·治安策》芒刃不頓。《前漢·翟方進傳》遲頓不及事。

鈍字源演变

hao86网为您带来鈍字的衡方碑其他书法,衡方碑书法作品其他的鈍字,衡方碑的其他鈍字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