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法字典

热门书法文字 书法赏析

苏轼 宋代苏轼(1037年1月8日-1101年8月24日),字子瞻、和仲,号铁冠道人、东坡居士,世称苏东坡、苏仙, 汉族,眉州眉山(今四川省眉山市)人,祖籍河北栾城,北宋著名文学家、书法家、画家,历史治水名人。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,在诗、词、散文、书、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。文纵横恣肆;诗题材广阔,清新豪健,善用夸张比喻,独具风格,与黄庭坚并称“苏黄”;词开豪放一派,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,并称“苏辛” ;散文著述宏富,豪放自如,与欧阳修并称“欧苏”,为“唐宋八大家”之一。苏轼善书,“宋四家”之一;擅长文人画,尤擅墨竹、怪石、枯木等。

銮字释义

  • 拼音luán
  • 注音ㄌㄨㄢˊ,
  • 笔划14
  • 五笔YOQF
  • 五行

基本释义

〈名〉

  1. (形声。从金,羉(luán)声。本义:古时皇帝车驾所用的铃)

  2. 古代皇帝车的仪铃,安装在轭首或车衡上方。上部一般为扁圆形的铃,铃内有弹丸,铃上有辐射状的镂孔。下部为长方形的座;座的两面常有钉孔。西周时开始流行

    人君乘车四马四镳八銮,铃象鸾,鸟声,和则敬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
    升车则有銮和之音。——《礼记·经解》

    銮声哕哕。——《东京赋》

  3. 如:銮刀(系有响铃的刀子);銮辂(装饰有响铃的车子);銮音(响铃的声音);銮声(铃声)

  4. 皇帝的车驾,因用作帝王的代称。如:銮回(銮驾回转。銮驾,代称天子);銮驾(天子的车驾。也指天子);銮驾队子(指亲近天子的侍卫);銮驾提炉(帝、后出殡时的仪仗)

  5. 另见luǎn

[查看更多]

文字详解



luán
【名】
(形声。从金,羉(luán)声。本义:古时皇帝车驾所用的铃)
古代皇帝车的仪铃,安装在轭首或车衡上方。上部一般为扁圆形的铃,铃内有弹丸,铃上有辐射状的镂孔。下部为长方形的座;座的两面常有钉孔。西周时开始流行〖bell〗
人君乘车四马四镳八銮,铃象鸾,鸟声,和则敬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升车则有銮和之音。——《礼记·经解》
銮声哕哕。——《东京赋》
如:銮刀(系有响铃的刀子);銮辂(装饰有响铃的车子);銮音(响铃的声音);銮声(铃声)

[查看更多]

銮说文解字

鑾【戌集上】【金部】 康熙筆画:27画,部外筆画:19画

《唐韻》洛官切《集韻》盧丸切《正韻》盧官切,𠀤音鸞。《說文》人君乗車四馬,鑣八鑾,鈴象鸞鳥聲,和則敬也。

《翰林志》翰林院與金坡殿相接,故學士院號金鑾。《又》德宗移學士院於金鑾坡。

《集韻》通作鸞。《古今注》禮記云:行前朱鳥鸞也。前有鸞鳥,故謂之鸞。鸞口銜鈴,故謂之鑾鈴。今或爲鑾,或爲鸞,事一而義異也。

《韻補》叶閭員切,音攣。《劉邵·七華賦》載金鉦,鳴玉鸞。鼓興雷起,野火雲延。

銮字源演变

hao86网为您带来銮字的苏轼其他书法,苏轼书法作品其他的銮字,苏轼的其他銮字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