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法字典

热门书法文字 书法赏析

欧阳询 唐代欧阳询(557年—641年),字信本,汉族,唐朝潭州临湘(今湖南长沙)人,唐朝著名书法家、官员,楷书四大家之一。南梁征南大将军欧阳頠之孙,南陈左卫将军欧阳纥之子,南朝梁太平二年(公元557年)出生于衡州(今湖南衡阳),祖籍潭州临湘(今湖南长沙)。代表作楷书有《九成宫醴泉铭》《皇甫诞碑》《化度寺碑》,行书有《仲尼梦奠帖》《行书千字文》。对书法有其独到的见解,有书法论著《八诀》《传授诀》《用笔论》《三十六法》。所写《化度寺邑禅师舍利塔铭》《虞恭公温彦博碑》《皇甫诞碑 》被称为“唐人楷书第一”。

錐字释义

  • 拼音zhuī
  • 注音ㄓㄨㄟ,
  • 笔划16
  • 五笔QWYG

基本释义


zhuī
见“锥”。

笔画数:16;
部首:釒;
笔顺编号:3411243132411121

[查看更多]

文字详解

錐说文解字

錐【戌集上】【金部】 康熙筆画:16画,部外筆画:8画

《唐韻》職追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朱惟切,𠀤音隹。《說文》銳器也。《玉篇》鍼也。《釋名》錐,利也。《左傳·昭六年》錐刀之末,將盡爭之。《註》錐刀末,喻小事。《史記·平原君傳》毛遂曰:臣得如錐之處囊中,乃脫穎而出,非特末見而已。《前漢·枚乗傳》舜無立錐之地,以有天下。

《淮南子·兵略訓》疾如錐矢。《註》錐,金鏃箭羽之矢。

毛錐,筆也。《五代史·史弘肇傳》安朝廷,定禍亂,直須長槍大劒,毛錐子安足用哉。

錐字源演变

hao86网为您带来錐字的欧阳询其他书法,欧阳询书法作品其他的錐字,欧阳询的其他錐字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