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法字典

热门书法文字 书法赏析

敬使君碑敬使君碑又名《敬显隽修神静寺碑》、《禅静寺刹前铭》、《敬使君显俊碑》, 全称“禅静寺刹前铭敬使君之碑”。东魏正书碑刻。兴和二年(540)立于长社。清乾隆三年出土,后移至陉山书院。现存河南长葛县。《金石萃编》载:碑高六尺八寸,宽三尺五寸,文共二十六行,满行五十一字。此碑书法婉雅朴厚,间有与《张黑女墓志》相契合者,为著名北碑之一。碑文长达二千五百余字,可谓洋洋大观,且无漫漶,刻工极为精严,颇能传达原书笔意。杨守敬谓:“碑阴沈青崖跋云:书法自晋趋唐,为欧、褚先驱。余谓六朝正书多隶体,此独有篆意,古意精劲,不肯作一姿媚之笔,自是老成典型。若谓欧、褚前驱,恐不相及,而亦不必祖欧、褚也”。又说:“化方为圆

铉字释义

  • 拼音xuàn
  • 注音ㄒㄩㄢˋ,
  • 笔划10
  • 五笔QYXY
  • 五行

基本释义

〈名〉

  1. (形声。从金,玄声。本义:举鼎的器具)

  2. 同本义。横贯鼎两耳以举鼎的木棍。或为钩状,金属制,以提鼎两耳

    铉,举鼎具也。易谓之铉,礼谓之鼎。——《说文》

    黄耳金铉,利贞。——《易·鼎》。孔颖达疏:铉,所以贯鼎而举之也。

  3. 比喻三公等重臣

    且麟阁之臣,尚有位不及铉。——江淹《为萧骠骑让封第二表》

  4. 又如:铉台(本以台鼎喻三公之位,又易鼎为“铉”字,指丞相职位);铉司(重臣)

  5. 弓弦。通“弦”

    矛戟折,环铉绝。——《战国策·齐策五》

  6. 琴弦,乐器上发声的线。通“弦”

    生小弄冰铉,未拨先怜。——明·顾众《浪淘沙·闺思》

[查看更多]

文字详解



xuàn
【名】
(形声。从金,玄声。本义:举鼎的器具)
同本义〖deviceforcarryingatripod〗。横贯鼎两耳以举鼎的木棍。或为钩状,金属制,以提鼎两耳
铉,举鼎具也。易谓之铉,礼谓之鼎。——《说文》
黄耳金铉,利贞。——《易·鼎》。孔颖达疏:铉,所以贯鼎而举之也。
比喻三公等重臣〖grandcouncillor〗
且麟阁之臣,尚有位不及铉。——江淹《为萧骠骑让封第二表》

[查看更多]

铉说文解字

鉉【戌集上】【金部】 康熙筆画:13画,部外筆画:5画

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𠀤戸畎切,音泫。《說文》舉鼎也。《易·鼎卦》六五鼎黃耳金鉉,利貞。《疏》鉉,所以貫鼎而舉之也。

《集韻》涓熒切。與扃通。《儀禮·士冠禮》設扃鼏。《鄭註》扃,古螢反。今文扃爲鉉。《陸德明·音義》扃鼎扛也。

《士喪禮》右人抽扃。《士虞禮》左人抽扃。《註》扃,卽鉉字。

《集韻》居閑切,音閒。

姑還切,音關。

圭懸切,音涓。義𠀤同。

《字彙補》讀作弦。《戰國策》矛戟折,鐶鉉絕。

《韻補》叶音焄。《蔡邕·楊司空𥓓詞》包羅五典,本根道眞,頻歷卿校,五登鼎鉉。

叶音懸。《史孝山·出師頌》鼓無停響,旗不暫褰。澤霑荒遐,功銘鼎鉉。

铉字源演变

hao86网为您带来铉字的敬使君碑楷书书法,敬使君碑书法作品楷书的铉字,敬使君碑的楷书铉字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