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法字典

热门书法文字 书法赏析

说文解字概况中华书局影印本《说文解字》许慎根据文字的形体,创立540个部首,将9353字分别归入540部。540部又据形系联归并为14大类。字典正文就按这14大类分为14篇,卷末叙目别为一篇,全书共有15篇。《说文解字》共15卷,其中包括序目1卷。许慎在《说文解字》中系统地阐述了汉字的造字规律——六书。《说文解字》的体例是先列出小篆,如果古文和籀文不同,则在后面列出。然后解释这个字的本义,再解释字形与字义或字音之间的关系。《说文解字》中的部首排列是按照形体相似或者意义相近的原则排列的。《说文解字》开创了部首检字的先河,后世的字典大多采用这个方式。段玉裁称这部书“此前古未有之书,许君之所独创”。历代对于

雷字释义

  • 拼音léi
  • 注音ㄌㄟˊ,
  • 笔划13
  • 五笔FLF

基本释义

〈动〉

  1. 敲击。通“擂”。如:官家出游雷大鼓

  2. 另见léi

〈名〉

  1. (象形。甲骨文,中间象闪电,圆圈和小点表示雷声。整个字形象雷声和闪电相伴而作。小篆变成了会意字,从雨,下象雷声相连之形,表示打雷下雨。本义:云层放电时发出的巨响)

  2. 同本义

    靁,阴阳薄动,靁雨生物者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
    阴阳合为雷。——《春秋·玄命苞》

    雷者,阴中之阳也。——《白虎通》

    仲春,雷乃发声,仲秋,雷始收声。——《礼记·月令》

    雷以动之,风以散之,雨以润之。——《易·说卦》

    阴阳相薄为雷。——《淮南子·坠形》

    天下应之如雷霆。——《荀子·儒效》

    如雷如霆,徐方震惊。——《诗·大雅·常武》

    峭壁呀呀虎擘口,恶滩汹汹雷出吼。——杨万里《檄风伯》

  3. 又如:雷火(因雷击所起的火);雷光(闪电的光茫);雷吼(形容响声大如雷鸣);雷气(雄壮的气概);雷奋(如雷霆的振动);雷干(气候天气苦热);雷谤(比喻猛烈毁谤);雷驰(形容快如雷电闪击);雷腾云奔(如雷电风云般的奔腾)

  4. 剧响,巨大声响。

    雷霆乍起——唐·杜牧《阿房宫赋》

  5. 军事上用的爆炸武器。如:地雷、水雷、鱼雷

  6. 通“罍”。古酒器名

    君于是造立礼器…雷、洗、觞、觚。——《隶释·汉鲁相韩敕造孔庙礼器碑》

〈动〉

  1. 打雷

    故雷则掩耳。——《吕氏春秋·贵生》

    无冬雷,地冬霆。——《管子·七臣七主》

  2. 通“擂”,敲击

    雷鼓大震。——《资治通鉴》

[查看更多]

文字详解



léi
【名】
(象形。甲骨文,中间象闪电,圆圈和小点表示雷声。整个字形象雷声和闪电相伴而作。小篆变成了会意字,从雨,下象雷声相连之形,表示打雷下雨。本义:云层放电时发出的巨响)
同本义〖thunder〗
靁,阴阳薄动,靁雨生物者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阴阳合为雷。——《春秋·玄命苞》
雷者,阴中之阳也。——《白虎通》
仲春,雷乃发声,仲秋,雷始收声。——《礼记·月令》

[查看更多]

雷说文解字

雷【戌集中】【雨部】 康熙筆画:13画,部外筆画:5画

〔古文〕𤴐𩂩𩇓𤳳䨓𩄣靁㗊𤴑《唐韻》魯回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盧回切,𠀤音罍。《說文》本作靁。隂陽薄動靁雨生物者也。从雨畾聲。象回轉形。《易·說卦》震爲雷。《禮·月令》仲春,雷乃發聲。

《禮·曲禮》毋雷同。《註》雷之發聲,物無不同時應者。人之言當各由已,不當然也。

《司馬相如·大人賦》左𤣥冥而右黔雷。《註》黔雷,黔嬴也。天上造化神名。

《周禮·地官·鼓人》以雷鼓鼓神祀。《註》雷鼓,八面鼓也。

《韻會》雷門,會稽城門,有大鼓,聲聞百里。《前漢·王尊傳》毋持布鼓過雷門。

《南部新書》胡琴,大曰大忽雷,小曰小忽雷。

山名。《書·禹貢》壷口雷首。《疏》雷首,在河東蒲坂縣南。

澤名。《書·禹貢》雷夏旣澤。《傳》雷夏,澤名。

漢侯國名。在東海。見《史記·建元以來王子侯者年表》。

外國名。《前漢·西域傳》無雷國王冶盧城。

州名。《韻會》在廣西,其山爲雷所震,水流爲江。唐置雷州。

姓也。《前漢·淮南王安傳》郞中雷被。

音纍。《楚辭·九歌》駕龍輈兮乗雷,載雲旗兮委蛇。《晉語》靑陽。方雷氏之甥也。《註》方雷,西陵氏之姓。黃帝娶於西陵氏之子,曰纍祖,實生靑陽。雷纍同。○按晉語註,雷有纍音,非止叶音也。

《集韻》魯水切,音壘。推石下也。

《集韻》盧對切,音類。本作礧。或作壘礌檑。《埤蒼》推石自高而下也。《周禮·秋官·職金註》槍雷,椎椁之屬。《釋文》劉音誄。沈云:當爲礌,郞對反。《前漢·鼂錯傳·具藺石註》如淳曰:藺石,城上雷石。師古曰:雷,來內反。

《正字通》擊鼓曰雷。《古樂府》官家出遊雷大鼓。

雷字源演变

hao86网为您带来雷字的说文解字其他书法,说文解字书法作品其他的雷字,说文解字的其他雷字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