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法字典

热门书法文字 书法赏析

说文解字概况中华书局影印本《说文解字》许慎根据文字的形体,创立540个部首,将9353字分别归入540部。540部又据形系联归并为14大类。字典正文就按这14大类分为14篇,卷末叙目别为一篇,全书共有15篇。《说文解字》共15卷,其中包括序目1卷。许慎在《说文解字》中系统地阐述了汉字的造字规律——六书。《说文解字》的体例是先列出小篆,如果古文和籀文不同,则在后面列出。然后解释这个字的本义,再解释字形与字义或字音之间的关系。《说文解字》中的部首排列是按照形体相似或者意义相近的原则排列的。《说文解字》开创了部首检字的先河,后世的字典大多采用这个方式。段玉裁称这部书“此前古未有之书,许君之所独创”。历代对于

鞅字释义

  • 拼音yāng,yàng
  • 注音ㄧㄤ,ㄧㄤˋ,
  • 笔划14
  • 五笔AFMD
  • 五行

基本释义

〈形〉

  1. 通“怏”。郁郁不乐的样子

    心常鞅鞅。——《汉书·高帝纪》

    居常鞅鞅。——《汉书·韩信传》。注:志不满也。”

  2. 另见yāng

〈名〉

  1. (形声。从革,央声。旧读作yǎng。革,去了毛的兽皮。本义:套在马颈或马腹上的皮带)

  2. 同本义

    鞅,颈靼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
    绣鞅璁珑走钿车。——杜牧《街西长句》诗

  3. 又如:鞅绊(拘系马腹和马脚的绳带);鞅轭(马驾具);鞅勒(套马的绳带和勒马的索)

  4. 借指车马

    野外罕人事,穷巷寡轮鞅。——陶潜《归园田居》

  5. 另见yàng

[查看更多]

文字详解


yāng
【名】
(形声。从革,央声。旧读作yǎng。革,去了毛的兽皮。本义:套在马颈或马腹上的皮带)
同本义〖martingale〗
鞅,颈靼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绣鞅璁珑走钿车。——杜牧《街西长句》诗
又如:鞅绊(拘系马腹和马脚的绳带);鞅轭(马驾具);鞅勒(套马的绳带和勒马的索)
借指车马〖carriagesandhorses〗
野外罕人事,穷巷寡轮鞅。——陶潜《归园田居》

[查看更多]

鞅说文解字

鞅【戌集中】【革部】 康熙筆画:14画,部外筆画:5画

《唐韻》於兩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倚兩切,𠀤音怏。《說文》頸組也。《廣韻》牛羈也。《左傳·襄十八年》抽劒斷鞅。《釋名》鞅,嬰也。喉下稱嬰,言纓絡之也。其下飾樊纓,其形樊樊而上屬纓也。

《詩·小雅》或王事鞅掌。《傳》鞅掌,失容也。《箋》鞅,猶何也。掌,謂捧之也。負何捧持以趨走,言促遽也。《疏》傳以鞅掌爲煩勞之狀,故云失容,言事煩鞅掌然,不暇爲容儀也。今俗語以職煩爲鞅掌,其言出於此。鄭以鞅掌爲事煩之實,故言鞅猶荷也。鞅讀如馬鞅之鞅,以負荷物則須鞅持之,故以鞅表負荷也。

人名。《左傳》晉有士鞅。

《揚子·方言》强也,懟也。《史記·韓信傳》居常鞅鞅。通作怏。

《集韻》於良切,音央。馬頸革。

於郞切,音鴦。《博雅》鞅㒺,無賴也。

於亮切,音怏。馬駕之具也。

鞅字源演变

hao86网为您带来鞅字的说文解字其他书法,说文解字书法作品其他的鞅字,说文解字的其他鞅字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