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法字典

热门书法文字 书法赏析

黄道周 明代黄道周(1585年3月9日—1646年4月20日),字幼玄,一作幼平或幼元,又字螭若、螭平,号石斋,世人尊称石斋先生。为明末学者、书画家、文学家、民族英雄。福建漳州府漳浦县(今福建省东山县铜陵镇)人, 祖籍福建莆田,其曾祖从莆田迁徙至漳州。黄道周通天文、理数诸书。工书善画,诗文、隶草皆自成一家,先后讲学于浙江大涤、漳浦明诚堂、漳州紫阳、龙溪邺业等书院,培养了大批有学问有气节的人。黄道周的绘画精品,如《十八松图》、《钓台八松图》、《斋斋中图》、《兰竹图》、《泼墨山水图》、《林水屋图》、《空山啼鸟图》、《武夷图》、《陆游画像》一展现出高超书法艺术和具有简炼、夸张、节奏的笔墨特点。

冻字释义

  • 拼音dòng
  • 注音ㄉㄨㄥˋ,
  • 笔划7
  • 五笔UAIY
  • 五行

基本释义

〈动〉

  1. (形声。从仌(bīng),东声。本义:结冰)

  2. 同本义

    冻,仌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
    壮冰曰冻。——《风俗通》

    水始冰,地始冻。——《礼记·月令》

    风掣红旗冻不翻。——唐·岑参《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》

  3. 又如:冻柱(冻住);冻浦(结了冰的河川)

  4. 受冻;感到寒冷

    夜冻寒。——《管子·五辅》

    人马冻死者相望。——《资治通鉴·唐纪》

  5. 又如:冻草(使草受冻);冻树(寒霜凝结在树木上);冻笔(因寒冷而冻结的毛笔)

〈名〉

  1. 厚冰

    冰解而冻释。——《管子·五行》

  2. 又如:冻合(冰封);冻冻(冰);冻轮(冰轮);冻雪(冰雪)

  3. 汁液或其他含水物质受冷而凝成的固体或半固体。如:肉皮冻;鱼冻

〈形〉

  1. 寒冷,受冷或感到冷

   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。——唐·杜甫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》

  2. 又如:冻刺刺(冻钦钦。冷得发颤的样子);冻冽(冰冷;极冷);冻剥剥(寒冷透凉地);小心冻着

  3. 水晶般的,形容像冰一般晶莹润泽的

    石有数种,灯光冻石为最。——文彭《印章杂说》

  4. 又如:冻珠;亦为冻石的简称;冻石(一种可制成印章或工艺品的石头);冻云(冬天下雪前凝聚的阴云)

  5. 寒凉。如:冻酒(寒凉的酒);冻泉(寒凉的泉水);冻醴(冷酒)

[查看更多]

文字详解



dòng
【动】
(形声。从仌(bīng),东声。本义:结冰)
同本义〖freeze〗
冻,仌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壮冰曰冻。——《风俗通》
水始冰,地始冻。——《礼记·月令》
风掣红旗冻不翻。——唐·岑参《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》

[查看更多]

冻说文解字

凍【子集下】【冫部】 康熙筆画:10画,部外筆画:8画

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𠀤多貢切,東去聲。《說文》冰也。《禮·月令》孟冬,地始凍。孟春,東風解凍。《風俗通》冰壯曰凍。

《唐韻》德紅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都籠切,𠀤音東。義同。

冻字源演变

hao86网为您带来冻字的黄道周其他书法,黄道周书法作品其他的冻字,黄道周的其他冻字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