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法字典

热门书法文字 书法赏析

熹平石经经本介绍中国刻于石碑上最早的官定儒家经本。一称“汉石经”。其字体为一字隶书,故又称“一字石经”。汉代立五经于学官,置十四博士。各家经文皆凭所见,并无供传习的官定经本。博士考试亦常因文字异同引起争端,甚至行贿改兰台漆书经字。汉灵帝熹平四年(175),议郎蔡邕等奏求正定六经文字,得到灵帝许可。于是,参校诸体文字的经书,由蔡邕等书石,镌刻四十六碑,立于洛阳城南的开阳门外太学讲堂(遗址在今河南偃师朱家圪垱村)前。碑高一丈许,广四尺。所刻经书有《周易》、《尚书》、《鲁诗》、《仪礼》、《春秋》和《公羊传》、《论语》。除《论语》外,皆当时学官所立。石经以一家本为主而各有校记,备列学官所立诸家异同于后。《易》

觯字释义

  • 拼音zhì
  • 注音ㄓˋ,
  • 笔划15
  • 五笔QEUF
  • 五行

基本释义

〈名〉

  1. 古时饮酒用的器皿。青铜制。形似尊而小,或有盖

    尊者举觯,卑者举角。——《礼记·礼器》

[查看更多]

文字详解



zhì
【名】
古时饮酒用的器皿。青铜制。形似尊而小,或有盖〖drinkingvessel〗
尊者举觯,卑者举角。——《礼记·礼器》

"

[查看更多]

觯说文解字

觶【酉集上】【角部】 康熙筆画:19画,部外筆画:12画

〔古文〕𧣄《唐韻》之義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支義切,𠀤音寘。《說文》鄕飮酒角也。禮曰:一人洗舉觶,受四升。《玉篇》酒觴也。《增韻》實曰觴,虛曰觶。《禮·禮器》尊者舉觶。《註》三升曰觶,觶,適也。飮當自適也。

《正韻》罰爵也。

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章移切《正韻》支而切,𠀤寘平聲。義同。《說文》或作𧣨觗。

觯字源演变

hao86网为您带来觯字的熹平石经其他书法,熹平石经书法作品其他的觯字,熹平石经的其他觯字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