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法字典

热门书法文字 书法赏析

俞和 元代俞和(1307-1382)。字子中,号紫芝(芝生),晚号紫芝老人。桐江(今浙江桐庐)人,寓居钱塘(今杭州)。故宫博物院藏有墨迹《篆隶千字文册》及自书诗卷和临张芝帖等。《篆隶千字文》是其篆书和隶书分体间书的书法杰作。纸本墨迹摺裱册页。每幅纵21厘米,横24.7厘米。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。凡37页,295行,正文每行7字,首尾之题字每行字数不一,共计2063字。款署“天爵贤良嗜予篆隶,因书此为赠。时至正甲午岁冬十一月三日也。清隐散人俞和识。”此篆隶《千字文》,书法结构简练随意而无匠气,笔秀雅而挺劲,与世流行之六体千字文比较,自有书卷气。册上有清内府鉴藏印九方,并有河南商丘陈氏收藏之印多方。《石渠宝笈

仗字释义

  • 拼音zhàng
  • 注音ㄓㄤˋ,
  • 笔划5
  • 五笔WDYY
  • 五行

基本释义

〈动〉

  1. (形声。从人,丈声。本义:执,拿着)

  2. 同本义

    韩信仗剑从之。——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

    独行仗剑至韩。——《史记·刺客列传》

  3. 又如:仗斧(手持斧铖钺。表示权威);仗节(手持符节;坚守节操);仗策(手持马鞭。骑马)

  4. 依靠,依赖

    仗,凭仗。——《广韵》

    仗兵革之彊。——《史记·春申君传》

    朕自得疾,数日不能得睡,今夜仗二将军威势甚安。——《西游记》

  5. 又如:仗腰子的(靠山;背后支持者);仰仗(依靠;依赖);依仗(倚仗靠别人的势力或有利条件);狗仗人势;仗气(凭仗正气。也指任性使气);仗气使酒(任性纵酒)

〈名〉

  1. 弓、矛、剑、戟等兵器的总称

    帝自山下望其众,袍仗精整,人人尽力,壮之。——《新唐书》

  2. 又如:兵仗(兵器);器仗;仪仗;明火执仗

  3. 仪仗队

    凡朝会之仗,三卫番上,分为五仗,号衙内五卫。——《新唐书》

  4. 又如:仗士(卫士);仗下(皇帝视朝毕,所列仪仗兵卫退下);仗马(皇帝仪仗队所用的马);仗队(仪仗队)

  5. 战争或战斗。如:打仗(进行战争;进行战斗);死仗(硬仗);硬仗(正面硬拼的战斗)

[查看更多]

文字详解


zhàng
【动】
(形声。从人,丈声。本义:执,拿着)
同本义〖holdaweapon〗
韩信仗剑从之。——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
独行仗剑至韩。——《史记·刺客列传》
又如:仗斧(手持斧铖钺。表示权威);仗节(手持符节;坚守节操);仗策(手持马鞭。骑马)
依靠,依赖〖relyon〗
仗,凭仗。——《广韵》

[查看更多]

仗说文解字

仗【子集中】【人部】 康熙筆画:5画,部外筆画:3画

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𠀤直亮切,長去聲。劒戟總名。唐制,殿下兵衞曰仗。《儀衞志》朝會之仗,三衞番上,分爲五仗,皆帶刀捉仗,列於東西廊下。每日以四十六人立內廊閣外,號曰內仗。朝罷放仗,天子出,則有細仗,黃麾仗。

《淮南子·原道訓》履危行險,無忘𤣥仗。《註》𤣥仗,道也。

憑倚也。《詩·大雅·有馮有翼疏》馮者,可以委仗。

與杖通。《前漢·李尋傳》近臣已不足杖矣。《註》杖通仗。

《集韻》《韻會》雉兩切《正韻》呈兩切,𠀤長上聲。義同。◎按兵杖、器仗之仗,上、去二聲通用。惟馮仗之仗無上聲。

仗字源演变

hao86网为您带来仗字的俞和其他书法,俞和书法作品其他的仗字,俞和的其他仗字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