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法字典

热门书法文字 书法赏析

衡方碑详情《衡方碑》全称《汉故卫尉卿衡府君之碑》,立于东汉灵帝建宁元年(公元168年),是衡方的门生朱登等为其所立的颂德碑。碑高2.40米,宽1.1米,厚0.25米。碑阳隶书23行,满行36字,共815字,字径4厘米;以文词温润、字体浑古著称于世。此碑碑阴原有字,据《翟氏隶篇》记载,可辨者23行71字。清嘉庆四年(1799年)十月,钱塘人黄小松捶拓后发现“故吏故民门生”等字最清晰,现已全部漫灭。碑首额下有穿,额隶书,阳刻“汉故卫尉卿衡府君之碑”,计2行10字,字径9厘米,字体浑朴古雅。《衡方碑》原立于汶上县次丘镇中店村,清雍正八年(公元1730年),汶河泛滥决口,该碑陷卧,村人郭承锡等复建。1953

俘字释义

  • 拼音
  • 注音ㄈㄨˊ,
  • 笔划9
  • 五笔WEBG
  • 五行

基本释义

〈动〉

  1. (形声。从人,孚(fú)声。本义:俘获)

  2. 同本义

    俘,军所获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
    以为俘聝。——《春秋传》。按,死者取左耳为聝,生者为俘。

    俘,取也。——《尔雅》。李注:“囚敌曰俘。”

    俘二百五十人。——《左传·宣公二年》

  3. 又如:生俘(活捉);俘斩(俘获斩首);俘系(俘获拴缚);俘执(俘获擒捉);俘敌数千

  4. 缴获;指用战争手段获取对方土地或物质等

    俘厥宝玉。——《书·汤誓》

    俘我王官。——《左传·成公十三年》

  5. 又如:俘劫(侵犯掠夺);俘邑(在战争中获取,因而对其有所有权的城邑)

〈名〉

  1. 俘虏

    夷不乱华,俘不干盟。——《左传·定公十年》

  2. 又如:伤俘(受伤的俘虏);战俘(战争中捉住的敌人)

  3. 通“宝”。珍贵之物

    齐人来归卫俘。——《左传·庄公六年经》

[查看更多]

文字详解



【动】
(形声。从人,孚(fú)声。本义:俘获)
同本义〖capture;takeprisoner〗
俘,军所获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以为俘聝。——《春秋传》。按,死者取左耳为聝,生者为俘。
俘,取也。——《尔雅》。李注:“囚敌曰俘。”
俘二百五十人。——《左传·宣公二年》
又如:生俘(活捉);俘斩(俘获斩首);俘系(俘获拴缚);俘执(俘获擒捉);俘敌数千

[查看更多]

俘说文解字

俘【子集中】【人部】 康熙筆画:9画,部外筆画:7画

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𠀤芳無切,音孚。《說文》軍所獲也。《春秋·莊六年》齊人來歸衞俘。三傳皆曰衞寶,杜預曰俘囚,疑經誤。一說俘,取也。與書俘厥寶玉同義。經以所取言之,傳以其物言之,非經誤也。

《左傳·莊三十一年》諸侯不相遺俘。《爾雅疏》囚敵曰俘,伐執之曰取。

俘字源演变

hao86网为您带来俘字的衡方碑其他书法,衡方碑书法作品其他的俘字,衡方碑的其他俘字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