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法字典

热门书法文字 书法赏析

王羲之 魏晋王羲之(303—361,一说321—379),字逸少,东晋时期书法家,有“书圣”之称。琅琊临沂(今山东临沂)人,南渡后居会稽山阴(今浙江绍兴),晚年隐居剡县金庭。历任秘书郞、宁远将军、江州刺史,后为会稽内史,领右将军。其书法兼善隶、草、楷、行各体,精研体势,心摹手追,广采众长,备精诸体,冶于一炉,摆脱了汉魏笔风,自成一家,影响深远。风格平和自然,笔势委婉含蓄,遒美健秀。李志敏评价:“王羲之的书法既表现以老庄哲学为基础的简淡玄远,又表现以儒家的中庸之道为基础的冲和。”代表作《兰亭序》被誉为“天下第一行书”。在书法史上,他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为“二王”。

寇字释义

  • 拼音kòu
  • 注音ㄎㄡˋ,
  • 笔划11
  • 五笔PFQC
  • 五行

基本释义

〈动〉

  1. (会意。从宀(mián),表示与室家房屋有关,从元(人),从攴(pū),表示持械击打。意思是手持器械的人,侵犯到房子里来打人。本义:入侵;侵犯)

  2. 同本义

    寇,暴也。与败贼同义(朋侵)。——《说文》

    寇贼奸宄。——《书·舜典》。传:“群行攻劫曰寇。”郑注:“强取为寇。”

    凡兵作于内为乱,于外为寇。——《左传·文公七年》

    大兵不寇。——《吕氏春秋·贵公》

    匈奴背叛不臣,数为寇暴于边鄙。——《盐铁论·本议》

    吐蕃发十万兵寇西川。——《资治通鉴》

  3. 又如:寇戎(来犯的敌军);寇虐(侵掠残害之行)寇钞(攻劫掠夺);寇剽(抢劫);寇钞(亦作“寇抄”。劫掠);寇攘(劫掠;侵扰);寇窃(抢劫;盗窃)

  4. 砍伐

    山木自寇也,膏火自煎也。——《庄子·人间世》

〈名〉

  1. 入侵者

    西山寇盗莫相侵。——杜甫《登楼》

  2. 敌人

    岂可复留此残寇,使长为国家之忧者。——《资治通鉴》

  3. 贼兵,敌军

    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。——《墨子·公输》

    今寇众我寡。——《资治通鉴》

  4. 又如:寇乱(外寇与内乱。兵起于外为寇,起于内为乱)

  5. 盗匪

    北与寇往来其间。——宋·文天祥《指南录后序》

  6. 又如:寇逆(贼寇,叛逆);寇劫(指行劫的群盗);寇戎(匪患与战争);寇奸(寇贼奸宄)

[查看更多]

文字详解


kòu
【动】
(会意。从宀(mián),表示与室家房屋有关,从元(人),从攴(pū),表示持械击打。意思是手持器械的人,侵犯到房子里来打人。本义:入侵;侵犯)
同本义〖invade;plunder〗
寇,暴也。与败贼同义(朋侵)。——《说文》
寇贼奸宄。——《书·舜典》。传:“群行攻劫曰寇。”郑注:“强取为寇。”
凡兵作于内为乱,于外为寇。——《左传·文公七年》
大兵不寇。——《吕氏春秋·贵公》
匈奴背叛不臣,数为寇暴于边鄙。——《盐铁论·本议》

[查看更多]

寇说文解字

寇【寅集上】【宀部】 康熙筆画:11画,部外筆画:8画

《唐韻》苦𠋫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丘𠋫切,𠀤音扣。《說文》暴也。从攴从完,當其完聚而寇之也。攴,擊也。會意。《廣韻》鈔也。《增韻》仇也,賊也。《易·蒙卦》不利爲寇,利禦寇。《詩·大雅》式遏寇虐。《書·舜典》寇賊姦宄。《註》羣行攻刼曰寇,殺人曰賊。

《左傳·文七年》兵作於內爲亂,於外爲寇。

《周禮》司寇,秋官,主𠛬戮理官也。

《揚子·方言》凡物盛,多謂之寇。《郭璞註》今江東有小鳧,其多無數,俗謂之寇鳧。

姓。宋有寇準。《歐陽氏曰》俗作𡨥,非。

寇字源演变

hao86网为您带来寇字的王羲之其他书法,王羲之书法作品其他的寇字,王羲之的其他寇字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