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法字典

热门书法文字 书法赏析

沈粲南朝·齐画家沈粲,善画人物,笔迹妩媚,专工绮罗,屏幛所图,颇有情趣。《画後品、续画品、历代名画记、图绘宝鉴》明代书法家沈粲(1379—1453)字民望,号简庵,南直隶松江府华亭(今上海松江)人,沈度之弟,沈粲石刻像明代书法家。8岁通《孝经》、《论语》、《孟子》,10岁能真草,13岁时父母双亡,兄又发配云南,他独自闭门读书。家贫无纸,在墙壁上悬腕练字,其书法飘逸遒劲,名重一时。与兄沈度同年被成祖召入秘阁,授中书舍人,官至大理寺少卿,与其兄齐名,人称“大小学士”。他博学多才,喜提携后进,品性高逸,不拘小节。晚年,厌楷书,喜行草,得宋仲温、陈文东之三昧。门外求字者常不断,并长于诗,70岁辞官归乡,著

弊字释义

  • 拼音
  • 注音ㄅㄧˋ,
  • 笔划14
  • 五笔UMIA
  • 五行

基本释义

〈动〉

  1. (形声。字本作“獘”,从犬,敝声。从犬,表示被狗扑倒或遭狗咬而倒下。讹变为“弊”。本义:仆,向前倒下)

  2. 同“毙”。仆;向前倒下

    獘,?顿仆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
    射之獘一人。——《礼记·檀弓》

    质明,弊旗,诛后至者。——《周礼·大司马》

  3. 倒毙;死亡。同“毙”

    以弊于鄢。——《国语·楚语》

  4. 又如:弊仆(倒毙)

  5. 通“蔽”。遮盖,遮挡

    八曰官计以弊邦治。——《周礼·大宰》

    凡庶民之狱讼以邦成弊之。——《周礼·司寇》

    见知不悖于前,赏罚不弊于后。——《韩非子·难一》

  6. 判决,决定

    弊御于诸侯。——《史记·范蔡传》。索隐:“断也。”

  7. 又如:弊狱(判罪);弊谋(决策)

〈名〉

  1. 弊病,弊害

    举先王之政,以兴利除弊。——宋·王安石《答司马谏议书》

    皆指目(指责)朝政之弊。——《旧唐书·黄巢传》

  2. 又如:弊孔(产生弊害的漏洞);弊象(弊病的迹象);弊绝风清(形容社会风气特别好,贪污舞弊等坏事完全灭绝)

  3. 欺诈的行为。如:作弊;营私舞弊;弊幸(舞弊,侥幸;阴谋)

〈形〉

  1. 坏,低劣

    变更天下之弊法。——宋·王安石《上皇帝万言书》

  2. 又如:弊事(恶事);弊人(卑鄙的人)

  3. 衰落,疲惫

    今三分天下,益州疲弊。——诸葛亮《出师表》

    率疲弊之卒,将数百之众。——汉·贾谊《过秦论》

  4. 又如:弊世(衰世);弊民(疲惫之民)

  5. 通“敝”。破旧,破损

    及期而往,告之曰:帝许我罚有罪矣,弊于韩。——《左传·僖公十年》

    岁时更续共其弊车。——《周礼·巾车》

    舌弊口,犹将无益也。——《荀子·正论》

    数十年之后,甲兵顿弊。——宋·苏轼《教战守》

  6. 又如:弊席(破旧的草席);弊帚千金(家有破旧的扫帚,犹自以价值千金。比喻各人珍惜自己的器物,或比喻人无自知之明)

[查看更多]

文字详解



【动】
(形声。字本作“獘”,从犬,敝声。从犬,表示被狗扑倒或遭狗咬而倒下。讹变为“弊”。本义:仆,向前倒下)
同“毙”。仆;向前倒下〖fallforward〗
獘,?顿仆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射之獘一人。——《礼记·檀弓》
质明,弊旗,诛后至者。——《周礼·大司马》
倒毙;死亡。同“毙”〖die〗
以弊于鄢。——《国语·楚语》

[查看更多]

弊说文解字

弊【寅集下】【廾部】 康熙筆画:15画,部外筆画:12画

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𠀤毗祭切,音幣。與𡚁同。《廣韻》惡也。《前漢·元帝紀》重以周秦之弊。

《廣韻》困也。《後漢·耿弇傳》軍士疲弊。

《玉篇》壞也,敗也。《史記·倉公傳》脈法曰:不平不鼓形弊。《揚雄·逐貧賦》禮薄義弊。

《玉篇》頓仆也。《周禮·天官·獸人》及弊田,令禽註于虞中。《註》弊,仆也。

弊弊,經營貌。《莊子·逍遙遊》弊弊然以天下爲事。

《集韻》《韻會》𠀤必袂切,音𡚁。《集韻》斷也。《周禮·天官·大宰》以八灋治官府。八曰官計,以弊邦治。《註》弊,斷也,所以斷羣吏之治。

《韻補》筆別切,音鼈。《淮南子·俶眞訓》不與物相弊摋。《註》弊摋,猶雜揉也。

弊字源演变

hao86网为您带来弊字的沈粲其他书法,沈粲书法作品其他的弊字,沈粲的其他弊字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