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法字典

热门书法文字 书法赏析

毛泽东 当代毛泽东(1893年12月26日-1976年9月9日),字润之(原作咏芝,后改润芝),笔名子任。湖南湘潭人。中国人民的领袖,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,无产阶级革命家、战略家和理论家,诗人,书法家。毛泽东手书古诗词,在书法境界上已臻出神入化。从百幅真迹来看,毛泽东的书法和诗意极为融洽,浑然一体,豪迈、苍凉、委婉、激越,风雨雷电、水流花开、天地肝胆、大泽龙蛇,博大的心胸、纯美的诗情,毛泽东凭手中的长锋狼毫笔,在尺幅间、时空中,留下了人间正道、男儿意气、云水襟怀和审美理想。可以说,毛泽东的书法在六十至七十年代,已达到了巅峰。 有人形容其有“二王”之秀逸,孙过庭之俊美,张旭之狂韵,怀素之放肆,苏黄之雄厚。

惕字释义

  • 拼音
  • 注音ㄊㄧˋ,
  • 笔划11
  • 五笔NJQR
  • 五行

基本释义

〈名〉

〈动〉

  1. (形声。从心,易声。本义:害怕,放心不下)

  2. 同本义

    惕,惧也。——《玉篇》

    惕,敬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
    夕惕若厉。——《易·乾》。郑注:“惧也。”

    岂不使诸侯之心惕惕焉。——《国语·楚语》。注:“惧也。”

    无日不惕,岂敢忘职?——《左传·襄公二十二年》

    行人皆怵惕。——李白《古风五十九首》

    愧惕惭惧。——唐·李朝威《柳毅传》

  3. 又如:惕息(忧心戒惧,不敢喘息。形容恐惧到了极点);惕惕(忧心戒惧;忧劳);惕虑(戒慎谋虑);惕心(心有所惧)

  4. 忧伤

    血去惕出。——《易·小畜》。虞注:“忧也。”

    抱拙终身,以死谁惕。——柳宗元《乞巧文》

  5. 又如:惕然(忧虑的样子);惕想(忧思)

[查看更多]

文字详解



【动】
(形声。从心,易声。本义:害怕,放心不下)
同本义〖beonthealertagainst〗
惕,惧也。——《玉篇》
惕,敬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夕惕若厉。——《易·乾》。郑注:“惧也。”
岂不使诸侯之心惕惕焉。——《国语·楚语》。注:“惧也。”
无日不惕,岂敢忘职?——《左传·襄公二十二年》

[查看更多]

惕说文解字

惕【卯集上】【心部】 康熙筆画:12画,部外筆画:8画

〔古文〕惖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𠀤他歷切,音剔。《說文》敬也。从心易聲。

怵惕也。憂也,懼也。

《爾雅·釋訓》惕惕,愛也。郭註詩云,心焉惕惕。韓詩以爲悅人,故言愛也。

疾也。《吳語》一曰惕。《註》疾也。疾速之疾。

《說文》或作悐。《前漢·王商傳》無惕悐憂。《集韻》亦作𢡕𢞫。

叶汀藥切,音託。《揚子·太𤣥經》心惕惕,足金舄,不志溝壑,舄音削。

惕字源演变

hao86网为您带来惕字的毛泽东其他书法,毛泽东书法作品其他的惕字,毛泽东的其他惕字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