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法字典

热门书法文字 书法赏析

苏轼 宋代苏轼(1037年1月8日-1101年8月24日),字子瞻、和仲,号铁冠道人、东坡居士,世称苏东坡、苏仙, 汉族,眉州眉山(今四川省眉山市)人,祖籍河北栾城,北宋著名文学家、书法家、画家,历史治水名人。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,在诗、词、散文、书、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。文纵横恣肆;诗题材广阔,清新豪健,善用夸张比喻,独具风格,与黄庭坚并称“苏黄”;词开豪放一派,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,并称“苏辛” ;散文著述宏富,豪放自如,与欧阳修并称“欧苏”,为“唐宋八大家”之一。苏轼善书,“宋四家”之一;擅长文人画,尤擅墨竹、怪石、枯木等。

濕字释义

  • 拼音shī
  • 注音ㄕ,
  • 笔划17
  • 五笔IJXO

基本释义


shī
见“湿”。

笔画数:17;
部首:氵;
笔顺编号:44125115545544444

[查看更多]

文字详解

濕说文解字

濕【巳集上】【水部】 康熙筆画:18画,部外筆画:14画

〔古文〕𦒣《唐韻》他合切《集韻》《正韻》託合切,𠀤音沓。水名。《說文》水出東郡東武陽,入海。《水經注》濕水,出累頭山。一曰治水。

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失入切《正韻》實執切,𠀤音𥌁與溼同。《說文》幽溼也。或作濕。

《集韻》叱入切,音蟄。濕濕,牛呞動耳貌。《詩·小雅》其耳濕濕。

鄂合切,音𡀾。濕隂,漢侯國名。

席入切,音習。與隰同。坂下溼也。或作濕。《通雅》濕溼漯顯𩔰以形相借。《集韻》漯㶟濕三字同。水出鴈門。○按《說文》濕水,卽禹貢孟子濟漯之漯。蓋濕乃漯本字也。後以漯爲濕,又轉以濕爲乾溼之溼。𩔰字原从糸作,不从亚。

濕字源演变

hao86网为您带来濕字的苏轼其他书法,苏轼书法作品其他的濕字,苏轼的其他濕字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