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法字典

热门书法文字 书法赏析

苏轼 宋代苏轼(1037年1月8日-1101年8月24日),字子瞻、和仲,号铁冠道人、东坡居士,世称苏东坡、苏仙, 汉族,眉州眉山(今四川省眉山市)人,祖籍河北栾城,北宋著名文学家、书法家、画家,历史治水名人。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,在诗、词、散文、书、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。文纵横恣肆;诗题材广阔,清新豪健,善用夸张比喻,独具风格,与黄庭坚并称“苏黄”;词开豪放一派,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,并称“苏辛” ;散文著述宏富,豪放自如,与欧阳修并称“欧苏”,为“唐宋八大家”之一。苏轼善书,“宋四家”之一;擅长文人画,尤擅墨竹、怪石、枯木等。

聋字释义

  • 拼音lóng
  • 注音ㄌㄨㄥˊ,
  • 笔划11
  • 五笔DXBF
  • 五行

基本释义

〈动〉

  1. (形声。从耳,龙声。本义:丧失听觉能力)

  2. 同本义

    聋,无闻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
    聋者无以与乎钟鼓之声。——《庄子·逍遥游》

    耳不听五声之和为聋,目不别五色之章为昧。——《左传·僖公二十四年》

  3. 又如:聋聩(耳聋或天生的聋子。比喻愚昧无知,不明事理);聋昧(耳聋目盲);聋瞢(聋盲)。又指聋子

    发瞽披聋。——枚乘《七发》

  4. 愚昧;不明事理

    郑昭,宋聋。——《左传·宣公十四年》

  5. 又如:聋言(比喻遮蔽,欺骗);聋俗(比喻愚昧无知的流俗,就如有耳而无闻);聋昧(比喻迟钝、愚昧无知)。又指不明事理的人

    一兴异论,群聋和之。——王安石《答曾公立书》

[查看更多]

文字详解



lóng
【动】
(形声。从耳,龙声。本义:丧失听觉能力)
同本义〖deaf;behardofhearing〗
聋,无闻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聋者无以与乎钟鼓之声。——《庄子·逍遥游》
耳不听五声之和为聋,目不别五色之章为昧。——《左传·僖公二十四年》
又如:聋聩(耳聋或天生的聋子。比喻愚昧无知,不明事理);聋昧(耳聋目盲);聋瞢(聋盲)。又指聋子

[查看更多]

聋说文解字

聾【未集中】【耳部】 康熙筆画:22画,部外筆画:16画

《唐韻》盧紅切《集韻》《正韻》盧東切,𠀤音籠。《說文》無聞也。《釋名》籠也。如在蒙籠之內,不可察也。《左傳·僖二十六年》耳不聽五聲之和爲聾。

《宣十四年》鄭昭宋聾。《註》聾,闇也。《禮·王制》瘖聾跛躃斷者。《疏》聾謂耳不聞聲。

葱聾,獸名。《山海經》符禺之山,其獸多蔥聾,其狀如羊而赤鬛。《註》葱聾,如羊,黑首赤鬛。

《韻補》叶盧黃切,音郞。《易林》遠視無光,不知靑黃。黈纊塞耳,使君闇聾。

聋字源演变

hao86网为您带来聋字的苏轼其他书法,苏轼书法作品其他的聋字,苏轼的其他聋字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