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法字典

热门书法文字 书法赏析

苏轼 宋代苏轼(1037年1月8日-1101年8月24日),字子瞻、和仲,号铁冠道人、东坡居士,世称苏东坡、苏仙, 汉族,眉州眉山(今四川省眉山市)人,祖籍河北栾城,北宋著名文学家、书法家、画家,历史治水名人。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,在诗、词、散文、书、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。文纵横恣肆;诗题材广阔,清新豪健,善用夸张比喻,独具风格,与黄庭坚并称“苏黄”;词开豪放一派,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,并称“苏辛” ;散文著述宏富,豪放自如,与欧阳修并称“欧苏”,为“唐宋八大家”之一。苏轼善书,“宋四家”之一;擅长文人画,尤擅墨竹、怪石、枯木等。

闷字释义

  • 拼音mèn,mēn
  • 注音ㄇㄣˋ,ㄇㄣ,
  • 笔划7
  • 五笔UNI
  • 五行

基本释义

〈形〉

  1. (形声。从心,门声。本义:烦闷;愤懑)

  2. 同本义

    闷,懑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
    遯世无闷。——《易·乾卦》。疏:“谓逃遯避世,虽逢无道,心无所闷。”

    中闷瞀之忳忳。——《楚辞·九章·惜诵》

    忧闷欲死。——《聊斋志异·促织》

  3. 又如:闷闷渴渴(形容烦闷苦恼);闷怀顿释(心中的忧虑、烦闷一下子就消失了);闷恹恹(精神疲乏,心情烦闷);闷嗗咄(闷闷的一声不响)

  4. 密闭不透气。如:闷子车

  5. 另见mēn

〈形〉

  1. 气闷,因气不通畅而引起的不快之感

    闭则热而闷。——《素问·风论》

  2. 又如:闷吐(心闷想吐);闷绝(晕倒。一说窒息而死);闷痒(因身体不舒爽而发痒);闷窒(窒息);闷躁(气闷烦躁)

  3. 沉默不出声或声音不响的样子

    闷然而后应。——《庄子·德充符》

  4. 又如:闷默(静默不出声);闷闷(闷声不响)

〈动〉

  1. 密闭,使不透气。如:茶刚泡上,闷一会儿再喝

  2. 呆在家里不出门。如:别老闷在家里

  3. 过饱。如:肉吃多了,闷住了

  4. 昏闷;失去知觉。如:闷香(一种麻醉毒品,强盗常用它熏人后强奸或盗物)

  5. 另见mèn

[查看更多]

文字详解



mēn
【形】
气闷,因气不通畅而引起的不快之感〖stuffy;stifling;airisclose〗
闭则热而闷。——《素问·风论》
又如:闷吐(心闷想吐);闷绝(晕倒。一说窒息而死);闷痒(因身体不舒爽而发痒);闷窒(窒息);闷躁(气闷烦躁)
沉默不出声或声音不响的样子〖(ofasound)muffled〗
闷然而后应。——《庄子·德充符》
又如:闷默(静默不出声);闷闷(闷声不响)

[查看更多]

闷说文解字

悶【卯集上】【心部】 康熙筆画:12画,部外筆画:8画

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𠀤莫困切,音懣。《說文》懣也。《易·乾卦》遯世無悶。

《集韻》莫奔切,音門。《老子·道德經》其政悶悶,其民淳淳。《戰國策》瘨而殫悶旄不知人。或作惛。亦作㥃。◎按古韻文元通。古人能調五言,自然叶韻。向來學者鮮知古韻,惟吳棫韻補稍能推求,故朱子本之,雖未必盡合,亦思過半矣。字彙引韻補不無小泥,而正字通駁之太過,若此處悶字原有平聲,而字彙叶明字,爲誤耳。

闷字源演变

hao86网为您带来闷字的苏轼行书书法,苏轼书法作品行书的闷字,苏轼的行书闷字帖